陶行知先生有一个著名的理念——教就是为了不教。理念的关键点,那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的能力达到逐渐脱离教师的手把手的教,最终达到像古人所说的“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的自觉状态。
要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自学能力。那就要教会学生会阅读教材,会运用手中的资料。
首先要教会学生阅读单元提示。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在单元提示语中就告诉我们以下几点,在第一段中概述了我们这一单元各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要培养的人文精神。第二段中概述了这一单元要培养学生在说明文方面应该掌握的能力。例如,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会判断说明方法和说出它的作用。会品析说明文的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会判断每篇文章来自某一个段落的说明顺序。
其次,要教会学生阅读预习以及课后练习。以《中国石拱桥》为例,在它的预习和课后练习中,实际上就写明了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比如它的预习部分就提出了要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从课后练习来看,第一题就是训练的抓特点和抓它的说明顺序。课后练习第二题就是画出它的图形,读懂课文。
课后练习第三题是专门训练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练习。
课后练习第四题是训练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和严谨性的答题格式,品析方法。
以上这些内容都写在书上,教会学生从这练习之中读出编者的编写意图,读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考点,学生手中的资料一般都是逐句逐句的注解,如果没有联系课后练习,联系书本的梳理就不容易抓住重点。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宝贵,要教会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利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就要学会读阅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