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乔,今天是2021年10月10日,也是我参加365天演讲+写作打卡的第278天。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题是《餐桌上的优雅气质》。
“吃喝宁著不尽量,莫贪饭碗与酒盅。”这是古代时期《女儿经》中对于女子在餐桌上正确仪态的定义,吃饭时要姿态端庄,衣着洁净,不贪杯,不多食。
孩子从3岁开始就进入审美敏感期,到了这个年龄会对衣着打扮、行为举止产生浓厚的兴趣,会突然对美产生很多想法。特别是女孩子,从这个时期开始,她的一生都会一直处在对美丽的探索之中。
孩子模仿主要是模仿行为。一般大人吃相好,小孩子吃相就好。
餐桌礼仪不仅是用餐的仪态、礼仪和方法,同时也能培养一个人对周遭的敏感度,监督自己饿举止,这是培养一个人气质的开始。
每天早上我们出门前,梳妆完毕,总会前后左右照照镜子,看自己今天的仪容是否漂亮得体,但吃饭时我们有照过镜子吗?
用餐时,首先,坐姿正确就已经有了60分了。否则,妆容再精致,长得再漂亮,也很难跟优雅沾边。
正确的坐姿是:身体离桌子相隔大约一拳的距离,方便更好地进食。在吃饭过程中,不管你笑得多么东倒西歪,都要回到端正的坐姿。
其次,我们在礼仪课程中也总结出一个重要点来:一切礼仪都基于“不给别人添麻烦”的。餐桌礼仪同样如此。在用餐中,要做到两个“jing”:干净和安静。
①干净。指两个方面:一是自己面前的桌子上要干净,二是嘴巴要干净。这两者对于女性的美好形象都很重要。
②安静。也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在用餐过程中,杯盘碗碟勺之间减少碰撞,保持安静;二是嘴巴咀嚼食物时要安静。
哪些部位决定着我们吃相的好坏呢?
第一,头:要以腰部为支点,身体微微前倾,让食物去找嘴巴,不要伸脖子用嘴巴去找碗中的食物。
第二,肩:用餐时,视线基本停留在胸部以上位置,最能凸显气质的就是肩部。不管用什么工具,保持肩膀下沉,不耸肩。
第三,手:在餐桌上,有一条无形但却实际存在的距离,叫空间距离。集体用餐时,要照顾到身边人的行动。夹菜和进餐时,尽量用小臂活动,显得优雅。而且不要把肘关节放于桌子上,或是合拢双手,甚至托下巴。
家教与贫富无关,与父母的教育价值观有关。从每天三餐的餐桌礼仪到生活中站立行走的行为,培养孩子大方得体的举止和有品行的心灵,会让孩子将来在任何场合都自信满满。这种教养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一个人最好的配饰不是物质,是气质。一个母亲的优雅是一种积极的生命状态,会给孩子带来自信和希望。
雅和俗都是一种积累,一个言谈举止彬彬有礼的人,时间久了,别人就会说这是一个优雅、有教养的人。这些在学校老师很少教,几乎都是在家庭中父母言传身教,而身教的重要性远高于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