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24新课标一卷英语应用文写作想到的
假如你是李华,上周五你们班在公园上了一堂美术课,请向你英国的朋友Chris写一封电子邮件分享此次经历。内容包括:
1. 你完成的作品
2. 你的感想
注意: 词数80,开头已给出,不计入词数。
作文分析:
1.命题情境:在公园上美术课,是进行美育的一种方式。首先思考一下,在公园和在室内上美术课有何不同?在公园可以让我们亲近大自然,使事物具象化。
2.美术课上画什么呢?可以画我看到的花草树木,可以画在大自然中让我快乐的东西,例如画出让我在公园里感到快乐的颜色-画一朵明亮的黄色花。
3.美术课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通过捕捉大自然的快乐和美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让我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学会放松,与大自然更好地链接,并且激发创造力。
这一命题是从美育为出发点,培养人认识美,体验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它包括绘画和雕塑等传统美术,也包括音乐和舞蹈等表演艺术,以及平面设计和视频制作等数字艺术。
写作话题与教材的链接为牛津英语选择性必修教材第三单元The art of painting,主要讲的是绘画的艺术,就是给关于美术的写作提供了语料支撑。往往我们上到这一单元时,总是感觉有一点棘手,吃不透教材。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对教师自身的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懂学科知识,而且也要懂其他学科边缘知识。美育是教育体系里的重要内容。我国2018年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具体领域,实现“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相融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说到美术,我想起表妹一家子去年去云南旅游的一个画面。妹夫带着女儿可乐,坐在一家酒店里的窗前,各自写写画画。他们面对着一扇敞开的窗户,窗户外就是山亭水榭,而他们笔下所画的与实景如此相似,爸爸带着女儿一起写生,沉浸在其中,乐在其中,身体力行,这就最好的美育啊!
今年的作文命题,给我的启示是教育需融入生活,从生活里来,到生活中去。
PS 下午第一堂考试结束后,学校大门口,人潮涌动。一位爸爸抱着一束花,一个年轻的姑娘抱着一个粘满糖果的自制纸盒子,一个笑容满面的妈妈,三人一起簇拥到了一个刚从考场出来的姑娘跟前。那抱着纸盒的年轻姑娘笑着说:看嘛,看嘛!你都没有发现我们,我早就看见你了!要不要再来走一次?这考生一脸含笑。这时天空中飘洒着细雨,考生仰头看了看,这位爸爸跟在后头笑道:人生中这么激动的时刻,还用打什么伞嘛!有人还拉了迎接横幅,有人 举着伞,伞面上粘了一些祝福纸条,垂下来在空中飘舞。高考的仪式感拉满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