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0

如何看待死亡?

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按照最直观的理解,死亡意味着我的消失,意味着完全的虚无,什么都没了。我来过,然后我就悄无声息地走了。我曾经感受到的世间的一切美好,一切美食、美景、美丽的爱人和朋友们,我都无法再感知了。这个世界将会彻底与我无关,我将会完全消失,我将投入无尽的黑暗。

于是问题就在于,如果人注定要死,那么生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地去打造更好的生活?既然这一切都会灰飞烟灭,我们为什么要好好生活?

这个问题时刻困扰着我们,死亡的阴影投射在了我们活着的每一天,让我们的日常生活总是伴随着对死亡的焦虑和对死亡的恐惧。

为了缓解死亡焦虑和死亡恐惧,我们很多人也有应对方法。应对方法就是通过日常的忙碌和吃喝玩乐来让自己忘记自己终有一死——我们上班、下班、吃喝玩乐、娶妻生子,操劳在日常的事务中,于是就没工夫去想自己终有一死,似乎就忘却了自己终有一死。尤其是我们中国人,我们的文化就教导我们尽量不要提“死”。其实不单单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世界上很多文化都有避讳提“死”的习俗,这都是试图刻意忘却死亡,仿佛这样我们就不会死一般。

但是死亡的阴影阴魂不散。

本期出场的三位哲学家大夫分别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以及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这三位大夫会针对死亡焦虑和死亡恐惧这个病情,做出不同的病因诊断,然后针对他们不同的诊断,开出相应的药方。

一、苏格拉底:追寻理念

诊断:论灵魂

苏格拉底对死亡焦虑的病因诊断:没有意识到灵魂是不朽的。

苏格拉底认为,你为什么会有死亡焦虑,你为什么会恐惧死亡?病因就在于你“活得太小”——以为自己这一辈子作为一个人,人的本质就是你自己的这个躯体,然后随着自己肉体的死亡自己就完全消失了。所以你为自己将堕入完全的虚无而感到恐惧和焦虑。

苏格拉底会说:错了,人最本质的东西不是肉体,而是自己的灵魂。

人的精神性的存在才是人的本质。而灵魂这种精神性的存在是不朽的。人的灵魂并不会随着人们肉体的死亡而消亡。

灵魂就是赋予人的肉体生命活起来的那个本质,一个活人和一个死人的区别,就在于他有没有灵魂,有没有意识,有灵魂的就是活人,没灵魂的就是死人。

相反相生论证The Cyclical Argument01

前提1:一切事物都是从与它相反的东西里面生成的;

前提2:两个相反的事物之间有一对彼此对称的转变过程;

推论1:生与死是一对相反的对立物(由前提1);

前提3:存在从生到死的转变过程;

推论2:存在从死到生的转变过程(由前提2、推论1、前提3);

前提4:死亡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

结论:灵魂在死后存在。

因此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灵魂这种精神性的存在比起肉体这种物质性的存在,更是人之为人的本质。

这个论证只能证明人死后灵魂存在,但并不能说明灵魂不朽,因为你不能保证人在生前灵魂是存在的。苏格拉底接下来要提出的回忆论证就证明了在人出生前灵魂也是存在的。

回忆论证The Recollection Argument02前提1:通过曾经知道的事而获得知识的认知过程就是回忆;

前提2:一切现实世界中的具体事物都不是抽象的;

前提3: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有关于抽象概念的知识;

前提4:知识要么来自出生前,要么来自出生后;

推论1:关于抽象概念的知识不来自出生后(由前提2、3、4);

推论2:关于抽象概念的知识是生前就有的(由前提1、3、推理1);

结论:灵魂生前存在。

这个论证很有说服力,其实我们自己凭常识也能感知到有一些知识确实不是我们后天在经验世界里面学习得来的,而是生而就有。而且,现代的一些心理学脑科学的研究也证实了人是有先天知识的。

而我们人类神奇的地方在于,虽然在这个物质宇宙中,根本经验不到任何具体的两个东西是完全相等的,经验不到任何具体的东西是完美的圆形,但经验世界中具体的类似圆形的物体却能够让我们回忆起有“完美的圆”的抽象概念,难道这不就说明,我们人身上有些东西也是和那些永恒的、精神性的理念是相通的么,这也就是同样是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存在的人的灵魂,精神性的理念是不朽的,因此,灵魂也是不朽的,论证完毕。

本质属性论证The Essential Property Argument03前提1:一切事物都有本质属性;

前提2:灵魂的本质属性是赋予生命(aliveness);

前提3:一切事物不可能有与本质属性相反的性质;

推论1:灵魂不可能有与赋予生命相反的性质——死亡(由前提1、2、3);

结论:灵魂不死。

做完了这些个论证,苏格拉底得出结论,灵魂是不朽的,灵魂并不会因为肉体的死亡而消亡。现在再说回苏格拉底的生平故事,正是因为灵魂不朽,所以苏格拉底才不惧死亡,所以苏格拉底才在临死前的最后一天还和学生们谈笑风生聊哲学。

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哲学就是练习死亡”。

苏格拉底对死亡恐惧的诊断是,你没有在哲学上认识到人的本质是灵魂而非肉体,灵魂是不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亡的。其实这个诊断,也是苏格拉底开出的药方。诊断的路径是通过哲学论证来论证出灵魂不朽,药方同样也是“搞哲学”,或者说——爱智慧。

我通过肉体的方式追求不朽,生孩子多快乐?为何非得通过灵魂的方式去爱智慧?

苏格拉底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爱的阶梯”(The Ladder of Love)。就是说爱也是有高下之分的。我们去爱的能力也是有“打怪升级”的阶梯的。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受到感官的支配,会因为某个人美的身体而爱上对方;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见过的美人多了以后,会发现每个美人都分享了一种普遍的身体之美,也就是美的共相;然后,我们进而又会从爱普遍的身体之美上升到爱上灵魂之美的层面,等你上升到了这个灵魂之美的层面,你会发现身体之美就不重要了;进而再进一步攀升,就达到了你会爱上知识之美。

我们问那些有道行的学问家为什么这么热爱他们研究的学问,他们总会回答说因为这个学问很美。数学家会回答说他能在数学中看到美,他们会因为这种知识的美感而热爱他们做的学问。那这个爱的阶梯的最高阶段,就是爱美本身,美本身就是美的理念,美的真理。爱欲的最高境界就是爱真理,就是爱智慧。

爱的阶梯The Ladder of Love·爱美本身

·爱知识之美

·爱灵魂与德性之美

·爱普遍的身体之美

·爱具体的身体之美

最后总结一下苏格拉底的诊断和药方,诊断就是活得太小了,以为自己的本质就是自己的肉身,所以才让自己这么害怕肉身的死亡,而人的精神性的灵魂是不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失的。病名是怕死,药名就是爱,确切说,是爱智慧。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你要找到那个比自己更大的、你所热爱的东西。这就是苏格拉底对死亡恐惧给出的诊断和药方。

二、伊壁鸠鲁:探寻自然

我们都知道,伊壁鸠鲁主张一种快乐主义(Hedonism)哲学,认为追求快乐就是人生的意义和目标。那么在这种快乐主义人生观的指导之下,伊壁鸠鲁认为阻碍人们形成快乐主义的人生的最大障碍就是对死亡的恐惧,人生痛苦的最大根源就是死亡恐惧。因此,伊壁鸠鲁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大家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诊断:死后灵魂受苦

药房:唯物主义之药

很多人恐惧死亡,就是恐惧死后自己的灵魂会遭受苦难。

之前苏格拉底也论证了灵魂不会随着人身体的死亡而消亡,那么人死后灵魂会去哪儿?要知道,人类大部分文化中都有什么地狱、冥府、阴间、阴曹地府的说法,就是说你死了以后去的那个地方不是什么好地方。就算不至于说人死后去的那个阴间又要下油锅又要被火烤的,哪怕去了阴间并不会受到什么折磨,但问题在于没人知道阴间长什么样。我们恐惧死亡很多就是因为恐惧死亡带来的未知。我不知道死后会发生什么,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未知想想就让人害怕。

那么对此,伊壁鸠鲁大夫就会推翻之前苏格拉底大夫的诊断。根本不存在灵魂不朽这回事,不用怕,你死了以后什么都没。

他对这个世界的解释持有一种原子论(Atomism)的哲学。就是说世间万物都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

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人的灵魂和人的身体一样,也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原子构成的灵魂并不能脱离同样由原子构成的身体而单独存在,所以根本不存在灵魂不朽这回事,组成人的灵魂的原子和组成身体的原子一样都会随着人的死亡而消散。

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和他的快乐主义也是贯通的。

人类各个文化中关于超自然力量的描述往往都是用来吓唬人的,你相信神鬼、死后下地狱、死后因为自己的罪而遭受审判,你信这些不存在的超自然力量,是没事自己吓唬自己。在伊壁鸠鲁看来这个世界完全可以用我们能够经验到的自然事物本身来解释,不需要预设超自然的力量,对超自然的迷信只会给自己平添痛苦。所谓的死后灵魂受苦就是一种超自然的事情,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们根本不买它的账,因而完全无需惧怕这一点。

所以建立一套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有助于自己摆脱对包括死亡在内的超自然事情的恐惧的,唯物主义者是不信鬼神、不畏死亡的。

作为唯物主义者,我们面对这种自然现象没什么好恐惧的。

我们恐惧死亡恐惧的是灵魂的消亡。

诊断:死后灵魂消亡

药房:理性论证之药

第一个疗程治的是害怕灵魂不死,现在灵魂消失了你也害怕,那这第二个疗程就是来治这个的。

伊壁鸠鲁用了两个非常理性、非常雄辩的哲学论证——又是哲学论证——来证明,基于灵魂消失而恐惧死亡的这种直觉一点也没道理。

1. 缺失性论证

感知缺失论证Absence of Perception01前提1:死亡是灵魂的消解;

前提2:被消解的东西无法被感知;

推论1:死亡是感知的缺席;(由前提1、前提2)

前提3:无法被感知的东西对我们来说什么都不是;

结论:死亡对我们来说什么都不是。

这个论证逻辑非常简洁、有力,你很难反驳。这个论证如果翻译成大白话,简单说就是死亡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为什么没有任何关系,恰恰就是因为死亡意味着灵魂的消解。死亡就意味着我感知不了任何东西了,那我也无法感知死亡,所以死亡跟我没有任何关系。这就像你睡了一觉醒不来了一样,对于这么一种跟我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你为什么要害怕它?

主体缺失论证 Absence of Subject02前提1:死亡是灵魂的消解;

前提2:人是灵魂和身体构成的整体;

推论1:死亡在场,人不在场;人在场,死亡不在场(由前提1、前提2);

前提3:X对人坏,至少X在场的时候人在场;

结论:死亡对我们来说什么都不是。

2. 对称性论证

对称性论证The Symmetry Argument03前提1:我们不为未出生的日子感到惧怕;

前提2:出生前和死亡后的时间是对称的;

结论:我们不该为死后的时间感到惧怕。

这两种论证可能违反你的直觉,但是你发现是不是道理上很难反驳。

这就说明你之所以会因为死亡意味着灵魂的消失而惧怕死亡只是出于一种未经反思的直觉,这种直觉就是错的。你只要通过你的理性仔细想清楚以后就会觉得这种直觉一点都没道理。所以这第二个疗程里伊壁鸠鲁主打的就是别遇到什么事儿就凭直觉反应,你得想清楚。死亡这事你只要想清楚以后,会发现其实也并没什么可怕的。

那么,既然死亡并不可怕,我们应当如何生活?我们克服死亡恐惧为的就是我们趁活着的时候快快乐乐的生活。生死看淡,为的就是及时行乐,这就是伊壁鸠鲁抱持的快乐主义的哲学。

我们只有真正摆脱了对死亡的恐惧才能真正活得逍遥。生死看淡以后,也没什么好焦虑的了,这一辈子咱就好好追求快乐,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我们恐惧死亡恐惧的是,死亡剥夺了我以后享受快乐的机会。

诊断:死后剥夺快乐

药房:快乐主义之药

说死亡剥夺了我以后享受快乐的机会,这种说法其实也就是说,死亡打断了我完整的人生历程。

死亡剥夺了我人生必经的一些快乐。

这样想就好像这个人生必须是要像打卡一样完成一些事情,有个《人生必经的50件事》,吃一顿米其林三星,打勾;去一趟西藏,打勾;结一次婚,哎呀要死了,这个勾没打上——这就很不好。要实现人生的快乐就要把所有这些勾都给打上才算完整。

但是伊壁鸠鲁会说,这种对快乐的追求预设了一个前提,快乐是累积性的。就是说,吃完了鸡腿再吃冰激凌,这样的快乐就比只吃鸡腿更多。我在所谓的“人生必经的50件事”清单上,勾打得更多就比打得更少要更快乐。而伊壁鸠鲁认为,真正值得追求的快乐不是这种累计式的快乐。真正值得追求的快乐是一种恒久的状态,这种状态不是在时间中累积出来的。

伊壁鸠鲁据此区分了两种快乐,动态的快乐(Kinetic Pleasures),和静态的快乐(Katastematic Pleasures)。动态的快乐主要就是指身体的快活,美酒、佳肴、美景、唱卡拉OK,性快感等等,这种快乐大多是短暂的。我们上一期节目里面讲过这种动态的快乐难逃一种“快乐主义的悖论”,就是它很短暂,到手了就没那味儿了,因而还需要不停地积累。所以它有一个在时间中数量积累的概念。但是静态的快乐不是一个量的积累,而是一种持久的精神状态。这种持久的精神状态简单说就是灵魂的安宁和内心的平和,是淡泊宁静,宁静致远。

伊壁鸠鲁虽然总被人贴上快乐主义者的标签,但是伊壁鸠鲁所诉求的快乐主义不是那种动态的快乐,不是直接的感官刺激,不是那种大鱼大肉放纵欲望的快乐。相反,伊壁鸠鲁认为这种身体的直接快乐是应当避免的。原因除了刚刚说的快乐主义的悖论,即这种快乐来得快去得也快,转瞬即逝,等它到手反而就没味了,剩下的只是空虚。更重要的是沉溺于这种直接的动态的快乐反而会给你造成痛苦。比如说,暴饮暴食虽然能带来直接的快乐,但是这往往会导致疾病,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追名逐利是很刺激,但得不到话又会让你垂头丧气,感受到极大的挫败感。追求这种动态的快乐就会搞得你的灵魂不得安宁。而灵魂的不安宁是伊壁鸠鲁极力要避免的。

而真正值得追求的快乐就是灵魂的安宁状态,也就是第二种静态的快乐。这是一种持久的快乐,是需要修炼的。那么怎么样才能修炼成这样的快乐的状态?

伊壁鸠鲁给出的答案就是搞哲学,就是进行哲学思辨。这里说的还是古希腊意义上的广义的哲学,就是搞学问,就是学习知识,就是求知。用中国的话说就是“究天人之际”。

通过搞哲学,通过研究学问,通过究天人之际,你能修炼出内心的安宁,这才是一种高级的快乐。当你修炼成了这种灵魂的快乐状态,死亡的恐惧从而就会烟消云散了。

惧怕死亡打断了自己以后会享受到的快乐,那是因为人们总是沉浸于第一种低级的快乐,也就是在时间中可积累的动态的快乐,而不是去追求那种持久的、恒久的、非积累性的灵魂快乐的状态。一旦你实现了后一种快乐,死亡就并不会削减你的这种灵魂的快乐。在这一点上,伊壁鸠鲁和苏格拉底可以说是殊途同归,都是通过搞哲学抵御死亡恐惧,也是一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

伊壁鸠鲁的药方说到最后,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诊断和药方是贯通的,其实都是强调了死亡恐惧其实是由于人们的知识水平不够而迷信超自然的力量,从而形成的蒙昧的错觉。要克服死亡恐惧,我们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理性反思精神。通过理性的反思,我们消解掉了对超自然力量的迷信,建立了唯物主义世界观;通过理性的反思,我们论证得出死亡与我们无关;通过理性的反思,我们研究知识、探究哲学,从而获得一种静态的、恒久的灵魂的快乐,从而摆脱死亡恐惧的侵扰。

刚刚说了伊壁鸠鲁和苏格拉底都不惧死亡,在搞哲学、爱智慧这一方面是殊途同归的。但这这两位大夫的药方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苏格拉底不惧死亡,是因为他有超出于个体肉身的更大的精神理念作为人生目标,属于是唯心主义的药方;而伊壁鸠鲁不惧死亡给出的是唯物主义的药方,是因为他认为由原子组成的物质世界中是无所谓生死的,所谓的死亡恐惧只是因为对超自然力量有蒙昧的迷信才会产生的错觉。这两位大夫分别给出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药方,虽然都是治疗死亡恐惧,但可能适用于不同体质的人。

究竟是哪个方子更适合你?

三、海德格尔: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会反对伊壁鸠鲁对死亡的看法——死亡与我无关,我在的时候死不在,死来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海德格尔反对死与我无关,而认为死与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生存是深切相关的。死嵌入了我们的生存,死成就了我们的生存。

正是因为生和死的深切交织,海德格尔质疑为什么要克服死亡焦虑?我们不要克服它,我们要直面死亡的恐惧,也就是做到向死而生。

因为只有做到直面死亡、向死而生,我们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进入海德格尔的思想世界,我们一开始还是要提海德格尔提出的一对术语。

这两个术语也就是海德格尔区分了人的生活的两种状态,一是本己状态(Eigentlichkeit/Authenticity),另一种是非本己状态(Uneigentlichkeit/Inauthenticity)。

简单地说,“本己”状态就是属于自己的,大白话说叫做活出我自己。活在本己状态中的我就是我自己,我的活法是不可替代的,这就是“本己”的生活状态。而“非本己”的状态就是我不是我自己,我的这种生活方式不单单属于我,它可以属于好多其他人、其他东西,它是标准化的、是平均化的、是可以替代的,这就是“非本己”的。

海德格尔认为,“人”,就是我自己所是的那个“人”,它是一种特别特殊的东西。海德格尔把人叫做“此在”,但是咱们节目里面还是叫“人”,不必复杂化。人不同于万物,就在于其他东西都是固定现成的存在物,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部手机就是一部手机。而人不一样,人总是本己的,每个人都是他自己,人是开放的存在者,人是没有模板的,人总是面向可能性的存在者。

套用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一句名言:人,是“存在先于本质”的。人没有特定的本质,人总是面向可能性去存在。我既可以成为一个程序员,又可以成为一个up主,完全由我自己拍板决定。我不是固定的,我永远不会“是”什么,我永远都在“成为”什么。

我们总说,要做我自己。我不一样,我要活出不一样的自己,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这就是人之为人、人不同于万物的体现。人的生活没有固定模板,人总是面向可能性而生存的。

但是吊诡的地方在于,虽然说人不同于万物在于人是面向可能性而生活的,人总是本己的,但是,人从一开始却是以一种非本己的样式示人的。也就是说,人明明本来是个人,但从一开始却把自己当成了物,也就是非本己的样式——就是我不是我自己,而是按照别人提供的生活模板而生活。我在扮演别人,我没有为自己而活。在谈治疗死亡问题之前,海德格尔大夫最先是要来治“自己不是自己”这个病的。

诊断:沉沦逃避

我们人虽然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自己,但从一开始大部分人却是以扮演他人而开展自己的生活的。

你每天“该吃吃该喝喝什么事儿不往心里搁”,日子这么对付对付着也就对付过去了。

然后平时闲下来,你没事儿找人闲扯淡,人云亦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非本己状态中的人,他不是自己,那他是谁?海德格尔把非本己状态中的人叫做常人,德语是Das Man。常人是什么人?用土话说也就是我们说的正常人,就是集合了社会主流看法塑成的特质于一身的平均状态的人。英文也有翻译叫做The They。所以,这个Das Man也可以翻译成“他们”。他们就是正常人,我也正常人。我就是他们,他们怎么活我就怎么活,他们怎么谈论什么我就谈论什么,也就是一种随大流的生活方式。

他们上大学都报计算机专业,我也要报计算机;他们放假都去日本网红景点打卡了,我也要去日本网红景点打卡;他们都用MBTI人格测试了,我也要给自己测一下MBTI人格;他们都在网上开始吐槽某某某了,我也要拿出键盘和他们一起重拳出击。

海德格尔把这种沉浸在常人世界里面的状态,也叫做沉沦(Verfall)。沉沦久了竟然都忘了自己,你都忘了自己是存在先于本质的,这就是一种非本己的生存状态。那你听了会觉得这种沉沦的生活方式确实不太好,这不就丧失了自我了,我要活出我自己,我要摆脱常人世界,我要回归到本己的状态中去。

本己性地生存,摆脱常人世界,倒不是说自此你就要把其他人当成NPC了,这个世界就唯我独尊了。相反,你也会以本己性的方式看待其他人,把其他人也看做是本己性地生存着的。你会把别人看做是一个不一样的他自己,就像把你看做是一个不一样的你自己一样。

那怎么样才能回归到本己的状态中去?

海德格尔说,回归的契机是有的,因为这个常人世界是有bug的。这个bug会时不时地造成系统宕机,宕机的表现就是,当你沉沦常人世界里,突然之间会一种情绪陡然袭来——这种情绪就是“畏”。

畏的德语是Angst,中文学界通常翻译为畏,它的英文翻译是Anxiety,就是焦虑。所以你可以把Angst理解为一种莫名的焦虑。Angst这种焦虑真的很莫名。畏不同于怕,怕有特定的怕的对象,比如说怕高、怕被拒绝、怕疼、怕失败。但Angst没有特定的畏的对象,你不知道你在焦虑什么、畏什么,可以说畏就是一种消解掉对象的情绪。

当你陷入畏中,万物消隐,你平日里所沉沦的常人世界一下子突然就消失了,你才发现日常沉沦的常人世界都与我无关。比如你正玩命996,比如此时正在会上听领导训话,突然一阵畏的情绪来袭,万物静音,周围世界的饱和度都下降了,你就看见领导的嘴一张一合不知道在说哪国语言,这时候你不禁自问:我的生活,我手头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吗?我每天一大早起床,挤地铁上班,跟同事勾心斗角,听领导训话,下班挤地铁回家,瘫坐在沙发上,听老婆念叨她今天买的新衣服,周而复始,每天都这样生活,上班,下班,结婚,生子,生一胎,生二胎,生三胎,做房奴,做孩奴,然后老去,放盒子里面。现在,你抬眼一看,领导正跟你训话,然而这一切又与我何干?

畏让周围的日常世界消失,只呈现出一个孤零零的自己。此时,你孤零零一个人面对着一片空无,畏向你揭示了虚无。所以可以说,你所畏的没有任何确定的对象,因为你所畏的就是虚无。

我要活出我自己,我要摆脱常人世界,我要回归到本己的生活中去。

但是问题在于,本己的生活真的很美好吗?你知道本己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吗?你不知道,你也不可能知道的。本己的生活之所以是本己的生活,就在于它没有确定的样子。本己的生活是没有模板的,没任何其他人能教导你本己的生活应当怎么活。如果有人能教导你怎么活出你自己,那这就不是本己的生活了,就是沉沦的生活了。

让我们说回畏这个情绪,当你陷入畏中,万物消隐,常人世界消失了,只剩下孤零零的自己。这也就意味着,畏在提示你本己的生活是没有人能够帮你去活的,你只有你自己,你只剩下你自己。别人可能能帮你做个作业,帮你做个家务,帮你这儿,帮你那儿,但是对于这个世界上对你而言最重要、最本己的事情,对于活出你自己,天底下谁都帮不了你。

我们畏的是虚无,我们畏的也就是面向可能性的本己性本身。因为本己性的生存带来的就是一种孤零零的虚无感。用海德格尔的话说,畏这种情绪来袭的时候,你会有一种不在家的感觉(Unheimlich),英文翻译就是Unsettled,就是没有附着、没有庇护的一种孤独的、异常的、阴森的、寒冷的状态。

我们之前说了,人沉沦在常人世界里面会感到温暖,会有一种在家的舒适感,因为他人都替你安排好了你的身份、你的活法,我自己就可以不用面向可能性而生活。这样多省事多舒服多温暖,一切井井有条,我感觉自己就跟在家里面一样。而畏则让你从家中抽拔出来,成了一个个别化的、孤零零的自己。

所以,本己的生活美好吗?

诚然,它摆脱了沉沦于常人的庸常的状态,获得了自由,活出了不一样的自己。但这份美好恰恰也是它可怕的地方,哲学家弗鲁姆有本书名字就叫做《逃避自由》——自由对于有些人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它意味着自己要给自己如何生活做决断。

我们很多人其实很喜欢做生活的打工人,习惯了别人给我们安排好生活。所以这也正是很多人沉沦的原因,因为“不在家”的感觉太不好了,我要逃避这种感觉,我要回家,我要逃回到舒舒服服的常人世界里。

现在又绕回来了,我们说来说去就是绕不出沉沦态的非本己生活了。但我们还是忍不住要问我们就只能沉沦了吗?有没有真正跳脱常人世界回归本己的办法?

海德格尔给出了办法:回归本己生活只有一个方法,向死而生。

药方:向死而生

在海德格尔的语境中,死亡焦虑并不是应当回避的事情。死亡焦虑恰恰是一道解药,是让我们能够跳脱沉沦态的解药。我们应当直面死亡、向死而生,这样我们才能跳脱非本己状态,回归本己的生活。为什么直面死亡,向死而生,能让人回归本己,活出真正的自己?我们这时候又要说回到畏这个情绪了。

我们之前说了畏不同于怕,畏没有特定的对象,我们畏的是虚无。同时,我们畏的也就是本己性的生存,因为本己性的生存带来的就是一种孤零零的虚无感。我们畏之所畏的,其实就是本己性、可能性,是开放性。是这种开放性让我们有一种不在家的感觉,让我们逃回沉沦态。其实,我们畏的也不单单是自己本己性的生存,我们畏的也是死亡。畏也是畏死。畏死不是说我们怕死,怕自己被车撞死或者病死或者老死,而是一种莫名的死亡焦虑。畏本己性的生存和畏死是同一件事情的一体两面。

换言之,畏生和畏死是一回事,因为都是在畏一种本己性、可能性和开放性,畏一种不在家的感觉。为什么死也意味着一种本己性和可能性?在海德格尔看来,死恰恰是一种最为本己的终极可能性。

在解释为什么死是一种最为本己的终极可能性之前,也就是在解释对死亡的本己性的理解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沉沦在常人世界中的常人是怎么对死采取一种非本己式的理解的。

并不是说沉沦在常人世界里面的人就不知道人终有一死这回事儿,而是说沉沦中的人对死亡报以一种非本己式的理解。这种非本己式的理解套用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的一句话就是:每个人都会死,但是我总以为自己不会。

沉沦中的人对死亡的非本己式的理解,也即死亡是一个事件,而且是一个与我无关的事件。我们平常都是从网上得知,哪里发生了什么灾难,又死了多少人。我们经常说“有人死了”,这个所谓的“有人”,就是常人,就是“他们”。“他们”死了,好像这个死跟自己没有关系。的确人都有一死,但这个“人”是谁?是常人,是他们。他们要死,我也要死。但在非本己性的理解中,我也是“他们”,所以还是“他们”要死。

对死亡的非本己理解,就类似于前面介绍的伊壁鸠鲁对死亡的看法——我在的时候死亡不在,等死亡来了我已经不在了,死亡与我无关,我无须在活着的时候为死亡感到焦虑。这在海德格尔看来,都是一种对死亡的非本己的理解:既然死亡与我无关,既然死亡还未到来,我就不用为它操心,我就依然可以在常人世界里面操持我的日常事务,东搞搞西搞搞搞来搞去,继续沉沦。

而对死亡的一种本己的理解是,死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可能性。一方面死亡是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说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死去,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死亡是一种悬临(Bevorstand),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但我又不确定它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落下。死亡是一种可能性,但它又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可能性,就是我终有一死逃无可逃。而且,死亡这种可能性是一种终结我的所有其他可能性的终极可能性。

更重要的是,这种不可避免的终极可能性仅仅属于自己,是一种最具本己性的可能性,只能由自己独自一人来承担。他人是无法帮自己承担死亡的,他人能耐再大也不会帮我去死。我的死真的只能是我的死,全世界只有我自己,也仅仅只有我自己会真正去死。

在海德格尔看来,死亡并不是外在于我的生存之外的一个终点,等它来了就与我无关了。恰恰相反,死亡从一开始就是内在于我的生存的,死亡永远悬临在我的生存的每一刻,死亡就是我的生存的可能性,而且是最为本己的终极可能性。

在沉沦状态中,你总感觉自己是不会死的,死的是他们。但是当你对死亡进入一种本己性的领会之后,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是有限的,我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时间是有限的,我终将一死,而且是自己去死,他人不会替我去死,当你意识到,你自己的死是不可替代的,你会发现对常人世界的依赖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不能替你去死。于是,你感觉自己不能再沉沦了——我不能再人云亦云了,我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我自己本己的样子。我就从沉沦于常人的、非本己的状态中被抽拔出来了,我就成了我自己。我要面向可能性而生活,我要活出不一样的我自己。

笛卡尔有句名言叫做“我思故我在”,但海德格尔会说“我死故我在”。我只有面向死亡这种终极可能性而生存,我才是我自己,我才真正存在。

另外,苏格拉底-柏拉图有句名言,我们之前也提过,“哲学就是练习死亡”。我们放到海德格尔的语境中来说,现在你逃避本己性的生存,抗拒本己性和可能性,怎么克服这种抗拒?以毒攻毒,你要直面对你而言那个最具有本己性的那个终极可能性,也就是死。你在活着的时候练习死亡,就是说你要在活着的时候先行到死中去领会那种最具本己性的终极的可能性,那你回过头来就知道怎么本己性地活了。我们要本己性地面对死,就像我们要本己性地面对生。生死一体,生和死都是本己性的一体两面。直面本己性的死让你找回了本己性的生。这就是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对于死亡的看法基本如上。其实向死而生用大白话来说两句话也能说个大概意思,但这两句话说得就免不了把海德格尔压缩成了鸡汤。所以前面绕来绕去,这里再用大白话简单总结一下:海德格尔说的畏死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死亡焦虑。这种死亡焦虑无须回避也无须克服,我们应当直面死亡。对于我该怎么活出我自己这事,我得死一死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如果一个人可以无限期地活着,那他怎么还会筹划自己的未来,积极地生活,再躺500年也行。一朵永远不会枯萎的塑料假花是无所谓绽放的,只有会枯萎的花才会真正鲜活地绽放。那些直面过死的人才会真正地活。

虽然海德格尔这语气听起来好像人“应当”向死而生,“应当”回归本真的自己。但其实他也没说人是沉沦更好还是向死而生更好。这里面没有“应当”的问题。你也可以“逆练”海德格尔,如何应对死亡焦虑?药方就是忘了自己终有一死并且无人能替我死的终极可能性,沉沦到日常生活中成为一个常人,给自己贴各种各样的标签,成天操劳、牵挂、搞来搞去,搞完这一辈子。这事儿就算搞过去了,也没有死亡焦虑。这可能会造成另外一个新的问题,就是虚无主义的问题。你沉沦着沉沦着,时不时畏这种bug来袭,你可能还是不禁会问:我这种人云亦云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对于这个大问题,你要有病我们就有药。

如果人注定要死,那么生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困扰人,但是换个角度想想:是的,我会死,而且没人替我去死。但是,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会死,不仅仅是我会死。每一个比我富贵的、比我贫穷的人,都会死;每一个比我高尚的、比我卑劣的人,都会死;每一个比我勇敢的、比我懦弱的人,都会死。我们所有人,无论你生前有多大幸福、多大成就,我们都会死。都说人人平等是个迷思,人和人生来并不平等。但在死这个问题上确实是人人平等的,每个人都会死。这么想想,好像我自己的死又不是那么绝望的问题,因为我们所有人都会死。

不妨反过来想想,这个世界本应当是虚无,而它却存在过。海德格尔在他的《形而上学导论》这本书中的第一句话:为什么万物竟然存在,而不是无?Why are there beings at all instead of nothing? 这是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这个世界竟然存在——它没有道理必须要存在的,它完全可以不存在,但是它竟然存在。

这个形而上学问题也可以套用到我们的生死观上。死是一个常态,而生却是一个奇迹。我的生就是一个奇迹。我本不应当生的,没有任何充足理由说,我要生来到这个世界上,感受这个世界上的一草一木,感受这个世界上的知识和信息。但是,我竟然活过,我竟然感受过这个世界的奇妙的一切!如果死意味着归于本来的虚无,我或许应当惊奇的是:我,竟然,活过!在我们死的时候要在自己的墓碑上惊奇地刻下三个字:我活过!I WAS ALIVE!

会议总结

本次研讨会摘要如下:

苏格拉底

诊断:局限肉身

药方:追寻理念

伊壁鸠鲁

诊断:蒙昧迷信

药方:探寻自然

海德格尔

诊断:逃避沉沦

药方:向死而生

——本文作者为知乎网友“大问题Dialectic”

分享时删了部分内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