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我们讲了孩子打妈妈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有情绪,一种是孩子没有情绪。
当孩子有情绪打妈妈的时候,
第一,我们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让孩子伤害到自己;
第二,倾听孩子,让孩子有机会释放他的情绪。
当孩子没有情绪打妈妈的时候,分四种情况
第一,如果他是为了得到关注和陪伴打人,我们就平时多陪伴关注他;
第二,如果孩子是通过攻击获得快乐和满足的话,我们就有界限的表达自己,同时注意孩子的口腔期发展怎么样;
第三,如果孩子是通过攻击自我疗愈,也要倾听孩子,同时自我改变;
第四,如果孩子是通过攻击来建立连接的话,平时就要多和孩子连接。
第31课作业:
1、你家孩子是否也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假如出现了,学习完本节课,你会怎么做?
我家孩子不主动打人。假如出现要倾听孩子的情绪,保持界限,支持和帮助孩子。
2、继续练习P.E.T.,并注意在沟通过程中,问题区的转换,及沟通技巧的转换
3、你的每天10个情绪词还在坚持吗?你是否对自己的情绪更敏锐了呢?分享一下你对情绪的感受和理解吧!
对自己的情绪比以前更敏锐了。
准确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对有效的沟通非常有益。要学会通过不同方式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而不是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