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萍:
古往今来,天灾人祸,留下过多少伤疤,如果一一记住他们的疼痛,人类早就失去了生存的兴趣和勇气。
他的眼里有光,是因为他心中有最初的善良和正直,照亮那些有信仰的人。
也愿我们,都能为自己所热爱的一切,穷极一生。
《牛棚杂忆》季羡林:
“既然决定活下去了,那就要迎接更激烈更残酷的斗争,这个准备我是有的。”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
“人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在外界的事物与你的反应之间,你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
爱因斯坦:
“一个人真正的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陶勇:
我的心开始狂跳,从医这么多年,我从未对任何病人轻视怠慢,所以我从来不惧怕任何投诉。我从不接受协商调解,并不是我固执高傲,而是我自认为,我已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也坚信这是我最好的方案,如果因为投诉而委屈求全,那将是对我从医品格的侮辱。
我时常问自己,何德何能拥有这么多人的爱,而这些爱不掺杂名利、目的,是最亲切的爱护。他们是不幸的,上天在他们的眼前蒙上了一层黑纱,但他们的内心却通透明亮。
我没有必要因为他的扭曲而扭曲自己,我选择客观面对;碰伤我的石头,我没有必要对它拳打脚踢,而是要搬开它,继续前行。
不要轻易拿好坏来定义别人,而要看他做的事是好是坏。
很多时候我们选择站在道德制高点,在衣食无忧、生活安定、有稳定生活保障的情况下,去评判他人是好是坏,我们以善恶武断定义他人;而事实上我也经常问自己,如果有一天我也穷困潦倒到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时候,我会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吗?人性复杂,善恶总是一念之隔,现实或许总是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理想,但也不像我们想的那么低劣,现实就是现实。
善与恶是相对而论的,完全的“善”与“恶”的标准与底线确立,才能构成一个和谐的自我。
“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为善如负重登山,志虽已确,而力犹恐不及;为恶如乘骏马走破,虽不加鞭策,而足亦不能制。”为善,从来不是一件易事,不仅要坚持善良的初心,同样也要有明智的头脑以及机智的行动。
——2021.6.21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