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有伙伴的孩子出现在学校乱打人,破坏同学间游戏的规则等等这样的问题,并且引起了其他许多家长的不满。
作为好几年咨询经验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我开始觉得,还算正常,毕竟孩子还小,孩子虽然出现了这些问题,但是只要有老师和家长积极引导,同学的包容,慢慢会好起来的。
只到我亲眼看到了那个孩子和同伴玩耍的场景,以及家人的处理方式。
刚开始,看到那个孩子和同伴玩儿时,出现的问题:
他又得追着同伴一起玩儿,却又丝毫不遵守规则,玩儿高兴了脏话就顺口说出,这我觉得还能接受,能后期好好教育纠正过来。
然后,高潮来了,因为不遵守规则和伙伴一起互相撞到在地上,这个孩子就非常生气别人把他撞倒了,起来就开始愤怒踹别人,一脚接着一脚踹,他家大人呢,过去把孩子拉开,也没有说啥,也没有让自己家孩子道歉,就说一起玩儿嘛不这样不这样。被踹的孩子就在地上哭。我当时在场,看不下去了,还好心的去当了和事佬,用平和而坚定的语言,教育了那个踹人的孩子,还让他心服口服的和对方道歉,被踹的孩子也为不小心撞倒他道歉了,互相都谅解了,被踹孩子的家长也没有说啥,觉得孩子之间互相道歉了就可以了。
结果,万万没有想到的高潮来了!
第二天早上,遇到那个踹人孩子的姥姥,她就开始抱怨昨天回去发现孩子腿上都摔出大包了,心疼。我当时,很淡定的说,哈哈,小孩子嘛,玩耍磕磕碰碰都是随时发生的,有点伤很正常,你看我家孩子随时到处都是黑的。结果他还是很纠结的在那抱怨,那次在学校也被撞了大包,孩子多惨多惨之类的。我当时心里就非常无语。大家都是一起摔的,自己家孩子明明理亏,结果还怨别人给你家孩子撞出大包?这样护短,不明事理,难怪能教出这样的孩子呢!我也无能为力啊!
因为职业习惯,总认为,孩子都是可爱的,都是可以正确引导的。但是,往往每一个出现问题的孩子,身后都是有各种问题的家长,在这种情形下,就算学校的老师非常努力的教导这家孩子了,但是,根本起不了作用,因为,回家后家长的影响才是最大的,“以身作则”的为自己家孩子示范了,什么叫【唯我独尊】什么叫【随心所欲】.......
所以,家长不学习不进步,我们有什么能力能帮助他家孩子成长呢?
总有人觉得,孩子上学了,就教给老师啦,老师就该把自己家孩子教好,不光行为习惯要改正过来,学习成绩还应该能跟上,但凡老师找一下家长谈论孩子问题,家长总觉得是老师找事儿,把责任推给家长。其实并不然,家校共育,从来都是有道理的。
你想想,老师一个人教40多个同学,她是奥特曼还是九头怪,能随时随地看着每一个同学,盯住他们改正每一个坏习惯?能看着每一个人写好每一个字?
再者,老师尽最大的努力在学校教会了孩子遵守规则,有好的行为习惯,结果,一出校门,到了家里,家长自己做事首先就不遵守规则,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或者家长频频打破老师给孩子的教导,您说,孩子该怎么办?幼小的孩子,看到是两种不同的规则,不同的观念,他会不会混乱?他该听哪一个呢?所以,家校共育,是不是这样一个道理。
最后,我们自己再扪心自问下,孩子除了上学的时候,其他时间是不是都跟家长呆在一起,绝大多数时间还是跟家长一起的吧!那我们家长的处事方式,观念,人生观价值观是不是就会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家孩子?俗话说: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虽然我懂一些教育的知识,懂儿童心理,虽然在别人看来我不论是做咨询还是做妈妈都很棒。但是,我从来都不敢说自己有多懂,也基本上不会去评价别人的教育方式,因为教育孩子真的是前人千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特色,都有自己的做事方式,没有谁对谁错,最多就是自己是什么样,孩子也照样是这样。
当我家孩子出现各种行为问题,我惊呼:他怎么这样!的时候,我突然就会停下来,问问我自己,我是不是也有这种毛病?我是哪里没有对他引导到位吗?然后,再和孩子一起改正。我改变的同时,他也会改变。所以,最终我们俩就一起变好了。
育人先育己,说的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吧!要想孩子高度更高,眼界更宽,成长为更有担当的人,那首先我们就要做到,不然孩子看到的高度最多也就是我们父母的高度。
所以,努力的让自己变好,永远都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步。
与父母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