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晚饭的时候,一边跟妞儿聊天,一边说最近发现太多优秀的人,他们求知欲旺盛,也舍得让自己在践行的路上死磕。看着他们,我真正的有了焦虑感,世界从来都是滚滚向前,我之前一直以为自己就是世界,蓦地一回头发现自己早已被时代遗弃在了世界的边缘,这太可怕了。我打开手机让她看里面收藏的文字,让她看精英课堂里普通人的留言。最后我跟她说,还好,我庆幸自己也开始有这样的意识了,以后跟着那些优秀者的脚步也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学习。同时我又信誓旦旦的告诉她:“我打算要带着你一起走进这样的一个世界,一个爱智求真的天地”。
她跟在我身后,转来转去的,听了我说的这些话,就问:
“妈妈,那我怎么没发现身边有特别爱读书的人呢?”
我转过头,看着她的认真,忍不住也认认真真对她说:“那是因为你现在看到的世界还太小,你身边可不是全世界啊!”
她笑,说也对,那等以后我也做个读书人。我赶紧提醒她,不需要等,你现在就可以开始啊~
她又说:“妈,我不爱读纸质的书。”
唉,我懂她哪里是不爱读纸质书呢……
饭还没做完,她回房间复习功课,不一会儿又跑来跟我说:“妈,我觉得我是受你影响的,当然了,你不能说影响就一定是读书这件事,你没发现吗?别的事也可以影响?”
我笑了,这正是我所希望的,相信她不就是相信我自己吗?一个孩子,她的选择一定是因为她看到此前的父母就是这样选择的,人说世代相传,传的是什么呢?仅仅是房产田粮吗?我若有所思,想那能够相传下去的就是“选择”吧?选择做一个怎样的人,选择以何种方式与世界共存,还有能支持做出这样选择的“三观”。
吃饭的时候我们又一起听罗胖的跨年演讲,是她要求的,她不在我身边的时候就不允许我自己听,因为她怕落下。
喜欢听语音这件事源于16年她初中毕业的暑假,我们商量要一起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每天四点半起床跑步一小时,虽说结果是我受不了那样的强度而变成了快步走路一小时,不管怎样,我们一起,我用手机播放往期的罗辑思维,就这样,每天早上我们都能完整的听完一期,这个过程她也很快乐,并很快成为了罗胖的小粉丝,我也为此感到快乐,我不算是一个热衷于崇拜偶像的人,高兴是因为这样的方式其实就是旨在影响到她的思维,让她通过一段一段的音频看到更大的世界。
我曾想我们常说的润物无声是不是就是这样的?不知不觉在她心里播种了种子,我知道总有一天会发芽会生长,说不定就真的会长成参天大树,不论她以后的人生道路如何,她有她的智慧树……
我现在每天做的事偶尔在她学习不忙的时候,我会主动让她参与,慢慢的就发现她不经意会做出评价,说你这个写的不太好想法没表达清楚,又说喜欢你那一个,超级有画面感……前几天看了四十九分之一的发刊词,她就喜欢了卞友乾的文字,她觉得语言表达很有趣也有画面感,还有谈古论今的磅礴。我在一旁听了只是笑,我喜欢这样的妞儿,她在慢慢长大,而我在慢慢被她推开……
有时候我们一起讨论一个话题,特别是每周末弟弟来家的时候,我们可能就是根据身边发生的一点小事,或者网上的热题,都试着表达一些自己的观点,妞儿比我以为的要好得多,总有一些问题我纠结起来没完没了,而她都是一言两语掀翻我的茧,直接又很难反驳,让我痛并快乐。
如今的我好像懂了,教育,这个词拿到家庭里,最原始的也是最应该的状态就是互动,在互动中一同感受一同感知,然后彼此了解彼此认可,而这一切都是父母和孩子双方最和谐的共同成长,正如身心灵作家张德芬说过的一句话:父母的真正年龄是与孩子同岁,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好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于是我想再不对她指手画脚,因为,这些年,是她一直在成长,我却一直停留在零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