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作为国庆三部曲之一,自从上映之后就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我和女儿更是刷了无数遍,每一次看都会激动不已,还一起交流最喜欢看哪个故事,还聊到了关于如何选择的话题,故事里的主人公遇到了什么令人左右为难的事情,最后做出了令人意外的选择。
没错,电影里面有3个故事都是关于选择的。今天就来聊一下“选择”的意义。
1.《夺冠》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场景是80年代上海的小弄堂,主人公是一对青梅竹马的小伙伴:冬冬和小美。冬冬喜欢小美,但是女排决赛那天,正好是小美全家要赶飞机移民国外。冬冬特别想送她礼物向她告别,可是为了街坊邻居能够清楚地观看女排比赛,他不得不一趟一趟地爬到房顶去调试天线,最后放弃了和小美见最后一面的机会。
他哭得特别伤心,但却流着泪说:“女排夺冠,我太激动了。”
一边是最好的朋友即将离开,一边是热情高涨的邻居们要观看比赛,没有孰轻孰重之分,但冬冬经历了多次内心的冲击之后,最终还是选择留了下来,帮助邻居们看完了整场比赛,迎来了女排胜利的时刻。
我想,能在这样一个两难的时刻,选择去帮助更多的人,对孩子来说,实属不易。他的内心留有遗憾,但也充实快乐,难能可贵。
以多数人的利益为先,是那个时代的共性,但却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在消亡的东西。在倡导个人利益为先的当下,冬冬所做的选择,无疑会给我们的孩子一点触动,哪怕只是一点触动,只要能够引发他去思考,去做出他自己的选择以及明白选择背后的原因,无疑是一次珍贵的教育。
2.《北京你好》
这是我喜欢的第二个故事,葛大叔保持了他一贯的葛式幽默,饰演了一位平凡的出租车司机张北京。因为意外获得了一张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门票到处嘚瑟,但在最后,却选择把门票送给了一位来自汶川的孤儿。只因为,这个孩子说了一句话:“鸟巢的围栏是我爸爸建的,他是奥运会的优秀民工,我来北京就是想摸一摸他做的栏杆。”
奥运会门票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更是意义非凡,谁会舍得送给别人呢?更何况还是一个陌生人。但是,在一番思想斗争之后,张北京还是选择了把宝贝的门票送给这位素昧平生的小男孩,满足了男孩想要亲手摸一摸鸟巢栏杆的愿望。
看到这里,孩子会很想不通,明明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还只有一个,为什么要白送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从小物权意识高度膨胀的孩子,往往会把自己的东西看得很重,就算是分享,也是因为家里还有我不缺,或者说我爸妈有钱可以再给我买的心理保障,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拱手让人还得不到奖励的事情在他们的世界里是不存在的。
那么该如何引导孩子去理解张北京的这个选择呢?故事最后,有个暖心的一幕,男孩儿在接受电视采访的时候,特地感谢了这位出租车司机,张北京正好通过大屏幕看到,流露出会心一笑。是啊,虽然门票没有了,但是内心是高兴的,成全了别人,收获了内心的充实与喜乐,这才是生活给与的最大的奖励。
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能体会到这种选择的快乐,带着这样的觉悟去播种善意,成全别人,终有一天,将收获满满的成就与幸福。
3.《护航》
这是最后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吕潇然是一位技术高超的女飞行员,但在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排练前夕,却被安排备飞,理由是技术全面,一旦队友出现问题,可以顶替任何位置。傲气的吕潇然自然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气愤,沮丧,甚至懊恼,但最终还是同意了组织的安排,完美诠释了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就在阅兵当天,队友的飞机出现故障,指挥员要求潇然立刻顶替她的位置,完成阅兵任务。看到这里,所有人都觉得,吕潇然的机会来了,要紧紧把握啊。但结果呢,潇然不仅没有去顶替队友的位置,反而选择在最短时间内帮助队友排除飞机故障,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了这一次飞行任务。
抗战大阅兵,万众瞩目的时刻,女兵展现风采的大好时机,一个立大功的机会,谁不想争取?但是吕潇然却放弃了,选择了成就队友,给与荣耀。在吕潇然独自返航的时候,她驾驶着飞机在蓝天下翻腾、旋转,没有观众,没有舞台,但真的酷毙了!飒爽的英姿,是她献给自己的独舞,也是她在为自己喝彩。
当今社会,我们给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展现自己”,“要做舞台上那个最闪耀的人”,“优秀一定要晒出来”。吕潇然的这个选择在孩子看来是无法理解的,明明那么优秀,为什么不上?也许她觉得以前的团队已经磨合已久,配合会更加默契;也许她觉得队友已经付出了许多精力和汗水,想要为他们的集体表演画上完美的句号;也许她觉得自己在最后关头顶替了队友,有点胜之不武。影片没有告诉我们答案,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背后的原因,以及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选择成就他人,是否是一种更大的圆满?吕潇然所做的这一切,并没有被人看到,但在影片的最后,向来看不起女飞行员的男飞行员们,集体向她敬礼,她收获的是来自队友最崇高的敬意。
优秀的人,不仅能够做好专业的事情,更懂得从大局出发,做出有利于整体的最优方案。我想此时此刻的潇然,是真正理解了组织上安排她备飞的用意,就是需要她在关键时刻驻守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完成更大的使命。这种不存私心的豁达胸襟,在追逐名利的当下,犹如一股清流,荡涤人心。我们也期盼我们的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能够拥有这样的格局。
这就是影片中关于选择的三个故事,每一个都荡气回肠,激励人心。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是一次深刻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洗礼,这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是很难接触到的。所以,它不仅是一部浓浓的爱国大片,更是深刻的教育大片。希望我们的孩子可以从中领悟到更多关于选择的意义,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去慎重思考每一次选择,成就自己的无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