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小红书中看到了写作日更挑战营的讯息,于是抱着培养写作习惯的目的进入微信群。经过日更挑战后,不再甘于随便写写的我又加入了大梦老师的写作陪伴营。
十一月,从完成第一次写作任务到今天已有15天。在15天中,通过老师的分享,我大致了解了新媒体写作的方法、现状与需要具备的内外在条件。
经历半个月的学习,在11月末也是时候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了。
1、感觉良好的事
首当其冲的就是决定加入陪伴营,进行写作训练。在十月,我还处于犹豫的状态。担心写作会占用我大量的时间,作为一个有考研计划的学生党,新媒体写作仅仅与专业内容有关联,但却不是必要紧迫的事。最终,对于写作的兴趣不断的促使我做出抉择。进入写作训练后,我发现在这里你会有一个良好的写作社群,你可以在这里看到别人的进步,也能得到个人的提升,有一种真切的并肩作战的陪伴感。
第二件事便是每天坚持完成写作任务。现在写作真的成为了我的习惯,一到点我就惦记着写作的事儿,如果当天实在没心思与时间,第二天我一早就会起来补写作。在经过15天后,我算是把写作新手村任务跑完了,接下来可以实操升级打怪了。
最后,通过15天的写作学习,帮助我留意到之前忽略的事情。比如之前我看公众号,随便刷刷,不是为了吃瓜就是为了娱乐。而现在我懂得了去观察一篇好文章,去体会别人是如何行文如何利用素材的。
2、接下来需要做的事
不断积累素材。在短短的学习时间中,让我最有体会的是我的素材库容量太少。所以,接下来除了每日的阅读,我还需要用至少5分钟内化素材。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素材也需要我一点点的积累。
尽量固定时间写作。可能由于写作任务尚且不多,我的写作时间是随心的,有时候上午就完成了任务,有时会到晚上完成,还有的时候会拖到第二天早上。我会尽量吧时间固定,最重要的是不要拖延。
找自己的定位。从现在开始我就应该又意识的寻找自己的定位了。个人来说,我对书评、影评、拆书稿一类更感兴趣,觉得人生感悟类可以一试,但对情感类不太感冒。但由于没有实战经验,结果还未可知。在接下来时间中应该会找机会多尝试各种类型的文章,最后找到自己的定位。
3、一些疑虑
我能坚持多久?这是我最担心的问题。作为有计划考研的学生党,写作兴趣势必要为考研期间的学习任务让步。我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依然坚持写作呢?
我的文章真的有价值与意义吗?笔名“野趣”,其实是有希望引导读者发现趣味的意思。我不想成为无法保证写作质量的写手,文章能给他人带来积极正面的东西是我的希望。
4、想明白的事
赚钱不是主要目的。目前而言,想赚取收益还为时尚早,我也尚且不用为了养家糊口而担忧,所以放平心态、虚心学习,该有的到时候就有了。
写作都是相通的。新媒体写作也是写作一部分,优质的新媒体文章也需要一定的功力。遥想中国近代的学术大家,哪位没有在搞学习的时候给报社供稿?新媒体写作与当下社会热点内容挂钩,并且也是锻炼文笔的一种方式。“拆稿”“模仿”,只要不是抄袭,又未尝不可运用到写其他类型的文章之中。
追剧的时间不如拿来写作。好的电视剧当然值得一看,但无脑的电视剧实在不值得浪费大量时间。与其看一部都能够猜到结局的电视剧,不如书写一下自己的人生。
总体来说,十一月有着满满的新鲜。当然,疑虑也必不可少,面对未知的迷茫是不可避免的,一些情况只能灵活应对,静观其变。
至此,小白野趣的写作故事正式开篇。希望未来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