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之战尘埃落定,豫让之死,标志着智瑶一方再也没有反击的能力了。那么接下来硕果仅存的韩、赵、魏三大家族又会有怎样的发展呢?先说赵家的事情。
原文:襄子为伯鲁之不立也,有子五人,不肯置后。封伯鲁之子于代,曰代成君,早卒,立其子浣为赵氏后。襄子卒,弟桓子逐浣而自立,一年卒。赵氏之人曰:‘桓子立,非襄主意。’乃共杀其子,复迎浣而立之,是为献子。献子生籍,是为烈侯。魏斯者,魏桓子之孙也,是为文侯。韩康子生武子,武子生虔,是为景侯。
译文:赵襄子(赵无恤)因为自己的哥哥伯鲁没有被立为继承人,所以他虽有五个儿子,却不肯确立继承人。他将伯鲁的儿子封于代地,称为代成君,但代成君早逝,于是立代成君的儿子赵浣为赵氏的继承人。赵襄子(赵无恤)去世后,他的弟弟桓子驱逐了赵浣并自立,然而桓子仅在位一年就去世了。赵国人认为桓子自立并非赵襄子的本意,于是一起杀掉了桓子的儿子,重新迎立赵浣,即赵献子。赵献子的儿子赵籍,就是赵烈侯。同时还提到了魏斯是魏桓子的孙子,即魏文侯;韩虔是韩康子的孙子,即韩景侯。
《资治通鉴》写到这里,呼应到了开篇的一句话:“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让他们从晋大夫直接晋级诸侯,周威烈王跳过晋国国君直接给了他们与其他四家(楚、秦、齐、燕)逐鹿中原的资本,史称“战国七雄”。至此三家分晋到此结束,又因为他们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合称三晋。
赵无恤公元前475年继位族长,晋阳之战发生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55年至前453年),赵无恤死于公元前425年,公元前403年韩、魏、赵晋升为诸侯。
从晋阳之战(公元前453年)到周威烈王承认韩、魏、赵为诸侯(公元前403年),中间间隔了50年。
晋阳之战后,韩、赵、魏三家实际上已经控制了晋国大部分领土,晋国国君权力被极度削弱,这是事实上的“三家分晋”。
但是在名分上,他们还不是诸侯。这50年中,韩、赵、魏三家继续巩固自身势力,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不断发展。
直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为诸侯,这一事件在名分上确定了三家的地位,也标志着战国时代的诸侯格局更加明朗化。这一承认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它让韩、赵、魏三家在国际事务等诸多方面有了更“合法”的地位,也推动了战国时期各国纷争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韩、赵、魏三家的崛起与发展,是春秋向战国过渡时期的关键内容,它们不仅改变了中原地区的政治格局,更为后续数百年战国风云的展开奠定了重要基础,影响深远,值得我们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