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河北
  •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历程与楚国相关历史背景

    今日,跟随熊逸老师一同探寻:楚悼王为何急于任用吴起?吴起遭公叔陷害后,无奈离开魏国,转而投身楚国。在魏国时,他梦寐以求的国相之位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0.2 18 0 1
  • 权力交接的断裂:公叔上位与吴起的困境

    魏文侯逝世后,新即位的魏武侯面临权力重组。按常理,镇守西河、屡败秦军的吴起应接替田文为相,但外戚公叔痤(即公叔)凭借迎娶魏公主跻身中枢。《战国策...

    0.5 29 0 3
  • 吴起离开魏国的原因及背后管理学道理探讨

    今日,我们与熊毅老师一同探究吴起离开魏国的缘由。通常而言,新旧权力平稳交接后,理当将职位让予有能力之人。田文完成使命后,吴起本应顺理成章地接任,...

    0.2 15 0 1
  • 从吴起与田文争位看“主少国疑”下的政治困境与权力传承

    河西对话之后,《资治通鉴》进一步为吴起增添了三件事迹:其一,吴起与田文争功;其二,吴起离开魏国的缘由;其三,吴起在楚国的作为。这三件事相互关联,...

    0.2 46 1 2
  • “在德不在险”观念在历史上的影响与争论

    “在德不在险”这句名言在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于司马光所处时代的知识分子而言,“德”与“险”的关系究竟蕴含着何种深意?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长...

    0.2 23 0 1
  • 魏武侯与吴起“在德不在险”对话及“修德”探讨

    今日,让我们一同聆听熊毅老师讲述周安王十五年发生的第二件重大事件——魏文侯离世,魏武侯即位。经学者考证,司马光在时间记载上存在偏差。实际上,在周...

    1.0 28 0 2
  • 《熊逸解读下的周安王十五年:拨开历史迷雾见真章》

    原文: 十五年甲午,公元前三八七年。 秦伐蜀,取南郑。 魏文侯薨,太子击立,是为武侯。 周安王十五年,即公元前387年,《资治通鉴》记载了五件大...

    1.5 44 0 4
  • 《熊逸解读下的周安王十三年:真相与启示》

    周安王十三年的原文记载: “秦侵晋;田和会魏文侯、楚人、卫人于浊泽,求为诸侯。魏文侯为之请于王及诸侯,王许之。” 据《资治通鉴》记载,周安王十三...

    0.7 41 0 2
  • 《熊逸讲史:解锁周安王十二年风云密码》

    今日,让我们一同探寻周安王十二年发生的第二件重大事件——齐伐魏取襄陵。此处所指,乃是齐国从魏国手中夺得襄陵之地。然而,“襄阳”作为一个地名,直至...

    0.2 12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