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懂某一个艺术流派,就必须要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艺术家的个性。
印象派起源于19世纪60到70年代的法国巴黎,是一群反对古典学院派的年轻艺术家探索出来的画风,主张在户外自然光线下,描绘身边的真实生活。当时的学院派是艺术主流,主张精确画法,塑造英雄形象。
一、当时法国背景下,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巴黎正迈向现代化,越多越多的民众走向了富裕的小康之路,他们不太需要古板空虚的绘画,所以印象派这种贴近生活题材,描述真实生活的画风更容易受到了民众的追捧。
二、在当时,日本的浮世绘风俗画盛行,欧洲从日本进口瓷器和茶叶,而浮世绘作为商品包装传入了法国巴黎,他们开始研究日本浮世绘,并通过改变透视关系给绘画带来张力,比如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巨大的浪花让富士山都变得矮小了。
下面我们来说说印象派的三位大师:莫奈,塞尚,梵高。
印象派祖师爷克劳德·莫奈,他通过捕捉稍纵即逝的光影效果,被称作“光的诗人”,他的《印象日出》描绘的是他的故乡,法国北部的一个港口,而日出的时间如此短暂,为了捕捉这一情景,速度是如此重要,因而他通过不混合颜料,直接快速涂抹在画布上,这种画法被称为颜色分割法,即先观察和记录物体反射光,先画出一堆“深深浅浅”“曲曲折折”,自然地,物体的形状就慢慢出来了,则是以光补形。从《睡莲》则可以看出来这种画法。
另一位大师保罗塞尚,塞尚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塞尚运用“双眼视角法”来突出画面中想要突出的物体。比如,他画一个平放的水果盘子,观察视角是从盘子侧面出发的。按科学透视的原则,盘子在画面中就应该是侧面那窄窄的一条。但是塞尚会故意把盘子朝观众再倾斜20度,让盘子里的苹果多露出几个。这样一来,虽然对物体外形的描绘上不那么精确,但整个画面却显得特别充实和谐。
最后一位艺术家文森特·梵高,他的一生只活了37年了,在世时饱受贫困,孤独和精神的折磨,最后在疯狂中开枪自杀,而他到27岁才开始作画,最后十年画了900幅油画和1100多幅素描,他的作品《向日葵》《星夜》作品用色明艳,造型夸张,强调空间关系,他创作《星夜》受了莫奈的颜色分割法和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的启发。强烈色彩的叠加和漩涡状的星空表现出了他内心得痛苦和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