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观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马克思)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理论依据。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和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身心发展的5大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3.学生是具有个性和差异的人(因材施教)
全面发展学生观的基本要求
教育公正: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来开展教育活动,要遵循“教育公正”的原则,处理好学生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
教育机会均等: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