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桐的信10

桐,
刚看完东野圭吾的《信》,一边看一边对应我和你。前天浩天来喝酒,问起我和你。我告诉他还在和你写信,本以为他会长篇大论地说教,他却只是叹了一口气,说,“好自为之。”

《信》中的一个情节是,杀人犯哥哥给弟弟和被害人家庭写信。均遭到反感。受害者从未回信,但杀人犯照旧写,寄。像不像我和你?书中用了一个心理学概念:“自我满足”。比如我,给你写信是为了满足对自己的定位。你回信或不回对我差别不大。

和“自我满足”近似的词还有“自我陶醉”,“自我感动”,都是自我中心的表现。自我中心主义者往往缺乏同理心,前面我有提到过。

我也不愿那样。给你寄去点心,和信一样石沉大海。收没收到货,好不好吃,我都不知道。直到前天和浩天喝酒的时候,你打来电话,叫我不要再给你买东西了,我才知道你已收到。然后浩天问起我和你。

微信你是不回的,如果不是还能看见你从前的朋友圈,我简直以为已经被你拉黑了。我和你的互动只剩下信,也许有“自我满足”的成分,也许还有“自我感动”。

那又怎样呢?我打扰到你了吗?打扰到了你说,像《信》中弟弟给哥哥的最后一封信。我会停笔。如果不是,即便你像小说中受害者的家属那样,置之不顾,我也继续写下去。

人都爱从自己的价值观定义,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做人应该怎样,做事应该怎样。浩天劝我放下,就是教我做人做事。没有人可以劝说一个人放下过去。

人终归要死,不如活得自我一些。写到这,我的心底忽然涌起一股悲壮的情绪,你说荒唐不荒唐,这不就是“自我陶醉”吗?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地下室手记》提出一个问题,人应该要卑贱的快乐,还是高尚的痛苦?既然我得不到前者,就只有接受后者了。当然谈不上高尚,但自我陶醉一下不算可耻吧?我的自我陶醉的殉难者幻想里难道没有一点点高尚的成分吗?

第一封信我多有激情,到这第十封却疲倦了。才第十封啊,我还要写一百封,一千封,一万封呢。说到第一封的激情,我说过要和你聊聊我的猫,下封信一定好好说说,它刚交了两个新朋友,黄猫,都是母的,看样子才两三个月大。我给它们取名“大妞”和“二妞”。下封信和你说吧!

小宝
2021/3/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评分】⭐️⭐️⭐️⭐️⭐️ 【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支持复制粘贴读书笔记 ...
    漫游在云海的鲸鱼阅读 1,427评论 0 3
  • 第十四章 1. 在王雪梅的帮助下,林春的数学成绩提高很快。林春说:“过去我觉得数学像天书,可如今枯燥乏味的演算、莫...
    文秋陈阅读 1,593评论 0 0
  • 第1部:真爱无敌 1.初遇 人的情感之中,对故土的依恋,对所爱的人倾心,会贯穿一生。我这几十年,最珍贵最难忘的,是...
    华芳国阅读 266评论 0 0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19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4,325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