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周冬雨和易烊千玺主演的《少年的你》,这部电影的主线就是校园欺凌事件,高三毕业班的陈念(周冬雨)遭遇到校园欺凌,在陈念反抗的过程中,遇到了小贝(易烊千玺饰),就此展开了一段少年间的温暖。
看电影的过程中,不时地听见周围的人小声嘟囔着“太气人了,怎么会有这样的学生”,“气死我了,这孩子太坏了”,“打回去,要是我遇见了,揍死他”。
电影结束后,朋友问我:“咱们孩子的身边不会有校园欺凌吧?”我也曾以为不会,但直到发生这样的一件事:
今年6月份的一个晚上,大儿子达达坐在床上玩玩具枪,边玩边小声说着,“我不能怕他,我一定能打过他,我很厉害的”。
因为声音小,我听得有点模糊,就问他:“达达,你在说什么?”
达达看了我一眼说“哦,没什么”
“你说了,妈妈没听清楚,你再说一边”
“我就说不能怕他,我一定能打过他”
我的心咯噔一下,问他:“你想打过谁,是有人欺负你吗?”
达达点点头,眼圈有点红了说“四年级有个同学(达达也四年级)平时看见我总是跟我推推搡搡的,还要跟我约架,想跟我比一比看看谁厉害?”
“那你害怕了是吗?”
“嗯,我害怕,平时还有两个小弟跟着他,我一旦跟他玩闹,他的两个小弟就用脚踢我,我一个人打不过他们三个。”
达达平时比较爱动,而且是同年级学生中长得算是又高又壮的,我的印象中不会有同学敢欺负他,“是不是你先招惹那个孩子的,为什么他不跟别的孩子约架,只跟你约呢?”
“他比我还高,还胖,我也没惹他。我下课的时候看他在教学楼正门玩儿,我都不敢从正门走,就跑到侧门出去。我走在操场遇见他时,也不敢看他,怕他跟我打架。”说到这些的时候达达已经噼里啪啦地掉眼泪了。
达达接着说:“妈妈,下次我在看见他,我就用拳头打他的头,打死他,让他再跟我嘚瑟。用飞脚踹死那两个小弟。”我已经感觉到达达说这些话时的极度愤怒。
“为什么不跟老师说?”
“我怕老师不管,说了也没用。”
我听到这些话时,第一反应就是校园欺凌。虽不严重,但对孩子的心里已经产生伤害。
我先是告诉达达以后这个这个孩子再跟你约架,不要怕,打回去,打回去的同时一定要自信,看着对方的眼睛,相信自己一定能打赢。打坏了不怕,妈妈爸爸挣的钱里本来就有一部分是赔付医药费的。(在说这些的同时,我们也很了解自己的孩子,达达胆子小,打仗不敢下手,只是想给他增加信心,试图消除他心中的阴影。)
当晚我就跟达达的班主任沟通,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班主任说:“不知道有这事儿,第二天要到学校了解一下,然后找那个孩子解决,学校绝不允许发生这种事情。”
紧接着,我又联系了达达一个同班同学的妈妈,这个同学跟达达关系要好且很能打。(曾经高年级的学生欺负这个孩子,他把高年的学生打得鼻孔穿血)我跟那个孩子约定,一旦发现达达跟别人打架,马上去找老师。
事情发生后我能想到的都做了,就等第二天老师的反馈结果。
第二天中午班主任给我打电话,说已经找那个孩子谈过了,孩子已经承认错误,答应老师以后不再做这种事儿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问达达那个孩子的表现。达达说不跟他约架了,两个人见面时也正常说话了。达达在操场看见他的时候,也不害怕了,不躲着他了。说这些话的时候,达达的脸上露出暖心的笑容。老母亲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达达很幸运遇到这种事情很快解决,也没像《少年的你》那样严重。尽管这样,对他的心里也有一定的伤害。想想那些一直遭受着校园欺凌的孩子,心里会承受着怎样的压力。
发生这件事后,我发现大多数校园欺凌是可以避免的,我总结出了几条,家长们可以参考下:
1、家长要重视。虽说是校园欺凌,但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学校不是执法单位,所谓的管也仅限于思想教育,或是停课,找家长之类不疼不痒的举措。如果这些措施都有用的话,校园欺凌也不会屡见不鲜。那些欺负同学的孩子在学校“变好了”,但出了校门就会变本加厉。不要总指望着学校,自己的孩子要自己负责,当孩子跟你倾述被人欺负,千万不要认为是小事,家长重视,老师就会重视。
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家长就要接送孩子上、下学,让孩子感到温暖,有自信的同时,也是在告诉其他同学我家的孩子我保护。《少年的你》中陈念在上学和放学路上有母亲接送,也就不会出现后来杀人事件。
2、孩子要强身健体。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锻炼身体,最好学学散打和跆拳道之类的运动,孩子们也不傻,一般不会挑能打的同学欺负。而且这类运动也会增加孩子的自信,遇到有人欺负的时候不会怕。
3、结交朋友。在学校里要主动结交一个仗义的好朋友,在私底下约定好,无论谁被欺负,就算不帮着打架,要尽快去找老师。
�`0�Q�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