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试着转换了一下这个题目,变成,不假思索地写下二十年后我理想中的一天,猜想“最好的状态”应该就在这个理想的一天当中。
在理想中的一天里,天还没亮我就自然醒了,那个时候应该比现在年长,睡眠本身就少一些,更重要的是,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已经是一个把早睡早起写进生物钟里的人了。发现我醒了,我的两只猫和一只狗,三个伙伴已经准备好在卧室门口跟我见面了,他们一点也不嫌弃我蓬头垢面,我们度过了快乐的10分钟。接下来,它们去补觉,我去喝了一杯温水,准备开始晨间运动。这之后,叫醒老公,一起去附近的早餐店吃早餐(我希望那个时候孩子已经去上大学了),我们手拉手散步回家。
回到家之后,我开始做即将在下午接待来访者的准备工作。那个时候我已经是可以独立执业的心理咨询师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口碑,也能胜任支持来访者的工作。不过,既然是一位咨询师,我恐怕要学习一辈子,关注最新的理论和疗法,参加督导和培训。我的老公,则去他的书房里画漫画。对了,那个时候我们有能力买一个宽敞明亮、处处顺心的房子了,也拥有可爱、真诚的邻居。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晚上我们一起听摇滚乐,互相配合着准备晚饭,他给我讲漫画的新灵感,我给他讲我写个人传记的灵感。愉快的交谈之后,我们暂时分开,各忙各的,我终于能拿起书架上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的童书了,它们是我10岁、20岁、30岁、40岁的最好的朋友,拿起童书的时候,还要忍不住回忆一下年轻时差点在童书领域一直工作下去的奇遇。
我很早就困了,巡视了一遍家里的绿植,跟三位动物朋友玩儿一阵之后,放心地去洗澡护肤,然后沉沉睡去。
我不知道如何概括自己最好的状态,我想,“我”一定是存在于与他人、与世界的互动当中,我们彼此都从容、舒适、放松,应该就是比较理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