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吃饭比较晚,下午空闲的时候开了一场共读。最近在吴校的组织下我们在一起共读李崇建老师和曹敬唯老师的《萨提亚深层沟通力》这本书 。这是一本我非常喜欢的书。我已经读了两节,今天我开启第三节“活出人生的理想状态”。
每个人都希望活出人生的理想状态,那么我们清楚我们理想的生活状态具体是什么样的吗?文章中作者说如果人活在世界上,有一种理想状态的话,他期待的理想状态是:“活出意义感、独立自由感,活得有价值感,活出被爱的感觉、宽阔的接纳感、平静又和谐的安全感,或者用一句话概括 --活出幸福感。”
我喜欢作者描述的那种理想状态,我渴望活出生命的意义感,做有益于他人和自己生命的事情。因为自己而让生活更美好;活出独立自由的感觉,在自己可以的范围内有独立自由的思想,有独立创造的能力,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活出价值感,因为真实而不完美的自己被爱、被接纳,有充足的爱的能力,和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联结,活出一致感,有安全感。
当我沉醉在这段话的时候,樱桃老师进入共读间,我邀请她上共读席。因为今天是除夕,大家都在忙着过年,所以没有想到会有人和我共读。樱桃老师的加入让今天的共读有了特别的意义。
我们一起共读了材料中的内容,然后开始讨论分享。樱桃老师分享了两个自己和自己的身体与感觉联结的真实经历,一次是和自己的孩子,一次是和同事之间,当她放下对事情的评价,和自己的渴望联结的时候,她觉察到自己内心的渴望,她真实地表达出来自己的渴望,事情得以顺利解决。她的心中没有情绪,非常平静,她感觉到了自己的力量感。
樱桃老师的体验给我带来启发,我有时候不知道自己的渴望具体是什么,或许是自己小时候缺少和父母之间的亲密互动,所以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意识到自己的卡点在哪里之后,我就知道下一步自己的行动方向了。
行为只是我们内心世界最表层的一小部分,我们的内心是一片海洋。《萨提亚深层沟通力》中关于冰山的隐喻是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它对我们内心世界进行了逐级的描述,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感受,感受的感受,观点,信念,渴望,自我。最深处就是渴望和自我。也是我们理解真正自己的途径。我觉得认识自己是困难的,也是必要的。读书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一个途径,共读会帮助我们突破自我局限,从更多的角度来看自己。
不到一个小时的共读是除夕的一个插曲,收获彼此的祝福,收获彼此的思考。
新年增加一份别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