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培养共情的力量。一首无人欣赏的诗词,可能并不利于它的传播,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找到可以切入的角度。以一段话或者一种景物来具体谈谈自己的认识,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会导致在面对同样事物时,产生各不相同的观点碰撞,诗词给予我们的深刻就在于此。
如果我们停留在单纯的被动学习当中,那么固化的思维会导致对于诗词缺乏别致、创新的分析点,极容易陷入盲目崇拜的个人幻想,书籍中的人物典故应当是灵动、活跃的,而不会因为各自的浅薄阻断了无限生长的妙趣解读。诗词的悲惨、诗词的雀跃、诗词的内敛都需要我们通过交流来强化,在这一点上以应试为目的的学习并不会过于深入。
结合小蜜蜂读书法的内涵,不管是读书还是听书,都是在被动学习。我们要随时把得到的想法记录下来,形成较有规模的文字输出。读书会的作用在于可以把我们各自的心得集中起来,借助分享、演示、讨论等形式让书本内容更有看头,而不只是一段段枯燥、乏味的文字。
书的嚼味各有千秋,古代诗词所带来的感官盛宴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美味。对于古诗词,有的人认为太过于深奥,而有的人觉得诗句能启迪心智,不管是什么样的想法,都要抱着接纳和包容的基本态度。你不理解并不代表他们不存在,所以在无法领略全貌时不如发表一窥之见。
如果把一本书置身于森林原野当中,每一句诗词无异于诗人放下的诱饵,第一个尝鲜的人是需要勇气的,他要把这种感受传达给同行伙伴。当你知美味,才能享受其中。诗词较量的擂台是需要挑战者的,哪怕败下阵来也无关成败,能够闻其味、吮其香自当得意。
前文所提到的“共情”,是我们能够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秘诀,也是能够让现代人穿越历史、揣测诗人意境的门禁。人的感性与柔情是我们向这个世界摆出的姿态,短如字、长如句,诗词的点点滴滴就在于它们能够承受朝代的无情更替,只有置身其中才或许能真正体会诗人的不易,写诗作词并不是说说而已。
我们的学过的古诗词一定耳熟能详,但能真正读懂的却是凤毛麟角。局限于相对标准的释义,或者各自心扉紧扣的私欲。很多人关于诗词的鉴赏还停留在小时候,长大后看书的心境没了,却发现我们的内心越发空虚,对于物质生活越来越依赖,关于理想的话题似乎成了笑话。翻阅历史的画卷,总有一首诗依然会让你热血沸腾,因为过去的他们也有过相似的人生。
诗人的伟大在于知己的推崇,每一篇经典无异于愤慨宣言。我知你的欲言又止,你懂我的心有牵挂。每一个解读诗词的大家,可能都要试着经历倔强、坚韧的过往:抛弃七尺之躯的放声恸哭,委身奴家的委婉表述、一字之师的推敲哲学。如今与诗人对话的文章不少,但那些奉承或者戳人伤疤的观点并不友好。欣赏一座山,只需要一次攀登;铭记一处风景,只需要一位佳人;我们和诗人的距离也并不遥远,不必刻意去寻找他们的踪迹,或许一缕清风、一阵飘雪都能富有诗意,只不过我们有时并不在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