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凛冽的十一月中旬,依然心悸于零晨两点多接到学校的紧急通知:由于县城防疫形势严重,紧急通知学生居家不到校学习,期间不要私自外出走动,做好自我防护与安全保护。真的让人是猝不及防,前一天还与学生在一起带领他们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新知,下一秒却在家防疫,真是世事难料,变化无常。身为班主任,只能及时通知落实上级要求。在不安中度过了一天,晚上19:00时许,准时守候在电脑前,参与新网师“八要素说课”小课实践活动。整个活动由尽职尽责的滕卫老师主持。
一、八要素说课
(一)、小学组孙桂云老师 222730
六上:Unit 4 I have a pen pal.(复习课)
单元主题:人与主题之下的运动、文艺等社团活动,潜能发掘
meterial analysis:主题、语篇、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学习策略
Text analysis:what-why-how
学情分析:知识、技能、学习与生活体验
单元育人蓝图:Hobbies make life colourful
单元目标-单元课时目标(复习课:学习理解、运用实践、迁移创新)
预习单:复习短语及重点句型、动词第三人称变化(图片形式呈现)
课堂教学流程:warm-up→presentation→
practice→production→consolidation→summary
板书设计:故事板书而非复习课板书,要改进
反思:问题导入,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不要盲从。
(二)、初中组扈俊娥老师 202080
Unit 5: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复习课
主题:人与社会之下“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跨文化交际。
文化知识:管好自己的物品,养成不丢三落四的习惯。
我有你有他们有have,他有她有它也有has
单元教学目标:针对课时和课型每一课时都划分了三类目标
单元育人蓝图:三个子主题要层级递进
let's do sth. That sounds +adjective.
教学过程:预习单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有重复。
深入了教材去分析,深入了单元教学目标的设定,深入进行学情分析。
加入新网师,摆脱经验性教师,自我成长,服务学生,助力家长教育。
(三)、肖建君老师 199392
外研版必修二Unit 3
主题语境:人与社会—体育运动与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育运动规则及体育精神,体育英语,词汇那一块划分值得借鉴与学习。
学情分析:不能有效整合,句间逻辑的衔接有困难,运动的适宜性对比与引导。
单元育人蓝图:on the move体育与健康
体育运动类型,大型体育赛事,体育运动的益处,推荐体育项目——挖掘自我潜能,坚持锻炼,规律健身。
单元教学目标:目标及设计板块
预习单设计:creat a real situation
使用GRASPS(目标、角色、对象、情境、表现或产品、标准)
编写意图
二、评课—点评环节
唐艳老师 湖南省浏阳市古港中学
1.课程“六要素”进行分析,文本分析是否按照“what,why,how”分析文本,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度如何?
2.学情分析是否真实?
大概念的纵向关联
扈老师:“六要素”齐全,文本分析,两个语篇(课堂上用什么文本就认真分析该文本),渗透度较好,文学与艺术体育。文化知识这一块。学习策略要具体化结合本课时内容。借班上课,先询问带班老师,做问卷调查后分析学情。
孙老师:主题群与子主题的对应,万能型的学习策略;学情分析,知识与技能有些点需要微调。
肖老师:what主题内容,why意图,how结构
任务与活动的区别。真实环境下的任务。
湛礼兰老师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1.目标设计是否按照ABC三类目标设计,目标之间是否有逻辑性?
2.重难点设置
孙老师:深入语篇分析后,所有子主题指向单元的主题意义。对单元大概念的建构不是很到位,如何把整个单元语言、功能、意义、主题串联起来?目标表述规范,目标表述性上看不出层次性设计与目标对标意识不够。目标设计太过宏观C3可删除。
扈老师:三个子主题没有层级递进,单元主题的主线是什么?如何从语篇分子中,挖掘出主线?语言形式—功能—意义?
育人蓝图:最上位:单元话题;第二层:子主题,承上启下;第三层:每个子主题,会指向对应语篇。每个语篇能概括出相应的子主题;最后一层:建构并形成围绕主题的大概念。单元目标不是课时目标的罗列(具有统领作用),课时目标学习理解类多,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不足。
肖老师:串起整个单元,以表现性任务为核心目标。能清楚学生要做成什么。属于应用实践类和迁移创新类。基于单元整体设计的复习目标。
付素华老师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阳城学校
1.预习单设计是否针对完整的一节复习课?问题设计是否有层次性?
2.教学活动是否针对学习目标?是否有关联?是否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是否落实核心素养四要素
英语学习活动观理论:学习理解——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应用创新——描述与阐述、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迁移创新——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布鲁姆认知六层次对照活动的关联性、层次性与教学目标)
活动是否与主题相关联
评价角色?主题 真实情景或者情景问题?
武彩霞老师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一中
1.板书设计是否呈现教学重难点?板书是否合理得体?板书是否有创新点?
2.教学设计反思
板书设计作用:微型教案,提供记忆框架。
高度浓缩与概括性,对标重难点,主体地位的突出欠佳。一字立骨法(张国英老师)基于主题意义探索,动态生成。创新性、设计感(围绕单元育人蓝图去做,效果会更好)
教学设计反思不同与教后反思,写出了设计的优点与不足。不断的向高人请教追问,特别值得学习,作业批阅后的改进。发现问题就是发展的起点。——严谨治学的态度,为其打call.
陈雪琴老师 福建省清市上迳蟹屿小学
1. 说课是否按照“八要素”进行说课?说课是否连贯流畅?
2.说课的整体效果怎么样?
孙老师:重难点有涉及,哪些活动突出重难点突破的?
扈老师:不断梳理自己的作业,体现自己的反思,不断的反思与修正值得学习与借鉴。借鉴他人优秀作业反思,设计思路及亮点,观课议课表,多维度出发,思路更加清晰。
肖老师:单元育人蓝图与说课有不同,进行修改与完善。
都按照“八要素”进行说课,态度认真与严谨。
三、互动时间
扈老师做得细致认真,知识整合能力强,课程内容要素,靠近语境的真实性。如何把任务变成活动?词汇语法句型,进行分层学习,使用预习单,主动构建知识。
孙老师:活动丰富,设计细致,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利用思维导图,鱼骨图进行复习,问题导入,分层作业,出口表现性任务。易造成情境固化。
肖老师:项目式设计,活动输出具有情境性,遵循GRASPS原则设计。共同探讨困惑。
四、贾老师简要总结
由于课程讲师有重要会议参加,今晚的小课实践活动总结,由小学组组长贾老师做简要小结。感谢八位分享者的排除各种困难,呈现的精彩极致分享。
1.肯下“笨功夫”,围绕“八要素”实打实的分析,这么的虐自己,做出取舍,潜移默化中领悟与洞见。
2.抓住时间疑问,想方设法解决,有疑问共同交流探讨,建立了交流互动的平台;
3.刷新对复习课的认知,真实情境下的活动设计,知道了活动观,设计时回到了知识中心。怎么提现更高的大概念,让任务成为表现性任务。
五、个人所获
1.分享是一种学习,是一种成长,更是一种看得见的成长。无论是从三位优秀分享老师的说课还是其他五位老师的独到细致点评,让我深深感受到研课群中那些勇猛精进,追求极致的老师们在“新网师”沉潜学习,深度卷入学习的执着。他们的分享,是建立在自我追问与深度的自我思考以后的智慧结晶呈现,对我们聆听的学员来说,就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学习,因为从每个分享老师与点评老师的精确点评中,总能感受到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交融。聆听老师的“八要素”说课分享,反观自己的设计中的不足,这就是一种学习;聆听点评老师一针见血,高屋建瓴的精准点评,也能察觉到自己在该方面存在的问题。肖建君老师使用GRASPS架构表现性任务:目标(Goal)、角色(Role)、对象(Audience)、情境(Situation)、表现或产品(performance\product)、标准 (standards),给了处于懵懂状态的我,很大的启发。
2.承担中有更大收获,更加清晰与明朗,专注精神值得学习。观看聆听三位老师的精彩分享和五位老师的直言不讳的点评,我倍感自惭形秽,还是缺少这份主动承担的勇气,所以就没有他们那种愈加清晰与明朗的收获,那就是我们常说的“累并快乐着吧。”尤其是唐艳老师的专注的学习状态与精神状态,皆为我所用心去学习的楷模。这段时间自己的学习状态处低迷期,有中期考试繁忙的打断,也有年级上加班级上各种琐事的侵扰,更多的应该是自己的惰性思想作怪,恒心不足所致。“行百里者半九十。”愈是到了艰难时刻,更要咬牙坚持下去,才能最终享受学习成长之后的喜悦!
3.坚定信念,坚实行动,坚守初心。小课实践活动的最后,滕卫老师与我们谈及最近一段的打卡情况和最近几次作业提交人数的数据统计情况,打卡人数最少的一次是本月15日,只有6人次,但是每次打卡有认真负责的打卡点评员点评,并置顶和精选学员打卡内容供我们学习能坚持下来的人,就是因为有着执着的信念,并坚实行动,时刻不忘自己加入“新网师”的最初目的和本心所在。叩问自己,最近真是日无所增,日无所新,缺乏真实行动,怎么会有收获与奇迹呢?
4.刷新对单元“复习课”的看法,尝试做出改变。回顾之前的复习课,真的是做卷子,简单总结知识点。而通过第五次预习作业设计、主题大课及今晚的“八要素”说课,让我对单元复习课设计重新定位,作为单元学习后最后一节可以说是全面复盘单元重点内容的课,设计要有高度,要高度概括且高度浓缩,指向单元育人蓝图与单元主题大概念等,活动设计要层级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