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过年了,小李带着老婆儿子载着一后备箱的年货返乡了。
父亲老李是一名老中医,退休后回了老家,种菜养鸡过起了农家乐的生活,然技痒之余还是开了个小诊所,看病兼卖点日常用药,不为赚钱倒也收支平衡。
小李的儿子叫望乡,上小学,开始知事又总是一知半解懵懵懂懂,难免总会提出很多疑问。
这天,老李老伴说:“年底了,我去三宝家要账吧。”
小李问:“多少钱?”
“二十几。”
“快别丢人了,二十几也值当要。”老李说道。
这几天望乡也帮忙卖药,药盒盒上都会有黑粗笔写上去的类似五毛一袋、六毛一颗这样的字,望乡问爸爸这样零卖剩下的卖不了怎么办?
“卖不了就卖不了吧,村里人穷,能不吃药就不吃药,一盒买回去放着心疼,不零卖更卖不了。”
“零卖还赊账也太穷了吧!”
“咱也不靠这发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咱虽没有达到兼济天下的程度,但是就当做善事了。”
“那为什么还要记账呢?”
“你想想不记账的话会有什么后果,人人都来这拿药吃,不仅给自己拿还给别人拿,还要多拿,我们没必要拿自己的钱去考验人性。
我们不仅要记,时间长的也还不能消,人穷就怕志短,你不帮他们记着,他们会很快遗忘并接受的心安理得,人只要还有羞耻心就不会太坏。”
“那不要账效果不是一样吗?”
“赊账的大致有两类人:一类是真穷,哪怕你不要他们每次来都会说我还欠你多少钱,这就当帮助他们了;
还有一类人是赖,来了你提醒他他可能不好意思老来,但你不给他赊他就要作怪,不是说干多大的坏事吧,但说三道四、背后一套找点小麻烦也挺膈应人的,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就是这个道理。”
望乡点点头觉得大人的世界好复杂,但也明白了一些道理,这时三宝叔来了,说这几天着凉感冒了,拿两颗冒康吧,还是记账,望乡在一旁说“赖!”
三宝貌似没注意小孩子说的话,拿上东西走了。回了家,老婆对他说:看你儿子这次考试又是倒数。
三宝烦躁的说:念个鬼球书,不能念别念了,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挣钱,念出书来不是书呆子就是窝囊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