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读懂了一本书吗?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2018年8月我决定改变自己的生存现状,尝试着去寻求另一种自我存在价值的体现。思虑再三,报了一门写作课。但当我拿起笔时,才发现多年来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性质让我的整体思维方式已趋僵化。这可能与长期呆在基层,眼界比较狭隘有关系。该怎么才能扭转这种颓势,我绞尽脑汁试图找出办法拔开眼前的迷雾,理清自己的思路:对于我这种连日记都懒得去写的人来说,写作真的是从零开始。目前最要紧的是动笔,那怕是自嗨也坚决不能停。目的就是在写的过程中强迫自己多想,这样做就如给生锈的大脑一点点地上润滑油,让它慢慢灵活起来。但是要想写出像样的文章,阅读输入才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突破条件的局限,提升思考的深度,丰富写作的语言。回顾过往,从小到大并不是没读书,各种类型的书都看过,可是为什么还是写不出有深度的文章?我觉得问题出在自己读书方式上,这么多年到底读对了吗?既然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就要主动去寻求解决。美国学者莫提默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给了我答案,看完此书才恍然明白为什么无法有效输出的原因。盖因我以前的阅读方式都是浮光掠影式的,并没有把一本书完全消化吸收,没有有深度的输入怎么可能会有有深度的输出。那么究竟该怎样有效地去阅读一本书呢?简单提炼了下,那就是有层次的阅读。
01基础阅读
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简单来说就是认识字、准确地知道文中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没有文字沟通障碍。这个层次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新中国的少年们都应该必备基础阅读技能,否则无法在现在的社会中生存下去。但是早期教育程度的差异也决定了即便在这一层次也还是存在个体的差异,比如有的孩子即使成人了还是存在错别字连篇、语言不规范、理解能力欠缺等问题。所以这个层次对于个别人来说仍需要加强训练,必须达到合格的程度才能进行下一个层次的阅读。
02检视阅读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才算是真正开始读一本书。这里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书海浩瀚人生有限,尽可能不要将时间浪费在不值得阅读的书上,那么该如何去识别这本书是否是值得读呢?就用检视阅读好啦。先把书名、序、目录检视一遍,发现不是你要读的类型就放弃吧;是你要读的类型,随便翻翻,看看简介,感受一下它是否能吸引你,总共不过花几分钟时间;好吧你觉得还蛮有趣的,有继续投入时间的价值,就可以开始从头到尾一口气读完一遍,记住碰到不懂的地方切不可停下来查询或思索。细节的处理是下一层次的事,在这一层次留下个整体印象就行。
03分析阅读
确认过内容,有了整体感觉,此时此刻它就是你寻找的唯一,那么重点来啦!拿出你的读书笔记本,开始认真分析阅读吧。
前提: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搞清楚这一点有助于采取更适合的阅读方法。然后,因为你已经整体阅读了一遍了,所以请尽量用简短的语言说出整本书的主题。
重点:找出书的骨架。因为一本好书都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架构规划,在梳理架构规划的同时这本书也在慢慢被你吃透消化。
介绍了总体方法后,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分别来说明七种不同类型书籍该如何进行分析阅读,在此列举一二。
实用型:实用型书籍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说明规则,如教授某种技术;另一种是阐述形成规则的原理,如经济、政治、道德著作。这种书重要的是学会对规则的判断运用,思考作者提供的方法是不是适用于自己,如果不落实到行动那就是白读。
想象文学:一般是小说,遇到大部头的情节曲折、思想内涵深奥的名著的确让人头疼。如我最初读《日瓦戈医生》,读完后一头雾水不知道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主要就是没有理清各个部分架构上的角色与事件的细节。这种小说首先要梳理出它的整体架构,知道故事是从哪里开始,中间经过些什么事,结局是什么,找出每个情节的转折点,你才有个清晰的脉络,不至于读着读着就“迷路”。只有清楚了架构,才能进入作者营造的世界,体会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思想变化从而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
历史书:历史书一般说的是发生在特定时间里的故事,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出问题,明白这个历史事件告诉了我们什么,从中可以吸取到什么教训。
04主题阅读
这一层次是我们阅读的终极目标,是对整本书籍分析吃透后才能达到的层次。这时候的我们已经可以根据书的主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其他人进行讨论。在主题阅读中,你及你关心的主题才是基本的重点,而不是你阅读的书。甚至你可以用自己的观点去反驳作者,建立起自己对同一主题的系统概念。总之,我认为读完一本书,要达到这个境界才能说对这本书已经融会贯通、据为己用。
当然,100个读者读同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想和认识,在此,我只不过以我自己个人的一些粗浅理解表明这本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一读。具体修炼的方法请完整阅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也许你会得出跟我完全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