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好写几篇涂鸦文,所以最近时常有人问我是否文科出身。
我是学理的,曾一度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女程序员,并且为之努力过。说不清是什么机缘让我有此执念:或许是为了生存必须让自己的谋生技能日益精湛?或许是出于一种倔强的坚持?或许是当初没有选择勇气?
追溯当初选择学理的原因,无非是恐惧那些需要背的学科,比之遨游题海,背东西更显枯燥和无聊。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我那时的抉择对于我今后的人生有何影响?更没人告诉我,所谓需要背的学科,实际上并非“死”记。记忆是任何学科的基础,解决任何问题都需要逻辑思维能力,无关文理。
回首学生生涯,学习的动力来自于每次期末考试成绩发表时的荣耀感以及父母的赞扬,与自我目标和理想无关。可悲!
因为文科生与理科生的不同学习经历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影响,所以他们表现出不同的气质和处世哲学。比如屠呦呦和莫言,一文一理,他们的诺奖感言很值得玩味。有人说通过获奖感言可以看出两人一个人格高尚一个人格卑劣。依我看,其实不然,能做出这番解读的人恰恰是小器而狭隘的。屠呦呦研究自然科学,是求真求是学科,讲求简单明了直击目标;莫言是作家,倾向于人文科学,把他看到的,大多数人看不到的人类的思想和情感或美或丑,夹杂着自己的观点用语言艺术表达出来。
大自然的魅力在于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风格和规律等待人类去探索,而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否定中前行的,也许有大规律和节奏可寻,但你我的生命在茫茫宇宙的时空里如一粒粒微不足道的尘埃。自然科学经常是几代人研究、攻克一个课题,对自然之谜探索成就属于全人类;而文学创作则不然,成果是私人的产物,好像还没有哪部名著是集体创作的结果吧!
学理是探索自然,致力于发现宇宙的规律和奥秘,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学文是人类探索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寻找精神家园。历史证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样重要,人类社会越是发展社会分工越细,乃至今天文理分科,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即便在教育体系里实现文理并轨,恐怕最终也会被社会分工重新定向洗牌吧!
我与计算机结缘则更象是一场包办婚姻,没人关心彼此是否相爱,这段姻缘无非是为了在红尘中修行有个伴:谋生,安身立命而已。最终,没能成为酷酷的女程序员,不免剑走偏锋,好在结局还算美满。如果你现在问我爱我的专业吗?仔细想想,好像日子久了,彼此习惯了,也分不开了,所以,当初决定也算正确。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还选择学理,做一个具有人文气质的理科生,最好!
对于我们七零后这代人,父母极少过问你热爱什么,也从未引导你去爱什么,或者试图发掘你潜藏的天赋。我们的父母吃过大苦,挨过大累,多数人曾经食不果腹,他们听着红歌从十年浩劫阴霾中走出来。如果套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想,他们当年的需求应该是属于前两者,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先吃饱穿暖,然后生存得有安全感。他们的中轻年时期正致力于改善我们的生活,为我们能吃上肉蛋,喝上牛奶而奋斗。所以,他们对我们的期待也不过是生活环境较之优渥一些,不再吃他们那样的苦,受他们那样的累,至于我们对“谋生手段”的爱与不爱就不那么重要。我们学习方向和择业不是缺乏指导,而是目标过分简单明确,那就是比上一代物质丰富、满足。
我们那没有被过分关注过的童年是幸也是不幸,每一代人的都有他的幸与不幸,以及他们所要渡的劫。真说不清玩泥巴好还是玩PAD好,玩泥巴释放了天性,而玩PAD则在同人类未来的发展趋势接轨,即,人工智能。
极少有人过问我们的爱与不爱,是我们这一的殇;五谷不分、视力下降是则是这一代儿童之殇。社会越进步,人类好像越可怜,教育体系变成了工业化生产,把一个个你我的子孙打磨成人类社会这部转得越来越快的大机器的零部件,人类似乎正在和自己创造出来的文明一比高下。
怀念大家都很穷的那个时代,人活得更像人,又好像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