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两天我开电动车不小心扭到手腕了,原本以为没什么事,结果第二天起来手更痛了,拿东西都拿不了,心里想着是不是严重了。
吃早餐的时候和妈妈提了一嘴说手腕还是很痛,看她能不能给我看一下,但她却带着点情绪说都扭到了当然痛了。
那一瞬间我就像是一个想要一块糖果的小孩,不仅没有得到糖果,还被骂了。
我不明白,我只是想要一个安慰一个心安,妈妈为什么会冲我发脾气。
从听到妈妈说的那句话开始,我的心情就变得特别差,那天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
我给自己安慰说,手腕没什么事,如果明天还很痛那就自己去看医生。
我一遍又一遍地和自己说这没什么大不了,我自己也可以把这件事情解决,但奈何情绪一直出不来,甚至又不知道上升到哪个位置了。
《亲密关系》这本书里提到“过去的伤痛”,也就是说过去对心灵造成的伤害,虽然时间过去了,但那个伤口一直藏在你的潜意识里。
就像每个人心里有一个储藏室,我们把所有压抑的痛苦都丢进去锁起来,然后忘记有过这回事。
我开始寻找过去的哪个创伤被激活了,以至于我的反应会这么大,只是一句话就能让我想哭甚至觉得痛苦。
小时候家后面是一片荒山野岭,上面有一条没有水的河沟。
爸妈说我是三个小孩中最难养的一个,不仅身体经常不舒服,还哭个不停。每次哭怎么哄都没用,我爸就把我丢到那条沟里,是邻居婶婶把我抱回来。
我对此已经没有记忆了,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真的有把我丢过在那里,让原本就没有安全感的我更加痛苦。
但现在爸妈每次讲起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心里都很不舒服,他们却当作是在讲一个笑话一样,甚至对这个方法很有效而得意,丝毫不知道我已经受伤了。
我能从他们的话语中对我成功控制的欲望,就像他们被自己的父母压制的权力无处可放,于是压到了子女身上,一次又一次地打和骂让他们体会到了权力的滋味罢了。
02
于是我想逃离,不想面对让人受伤的家庭环境,永远不知道哪颗炸弹会打在自己身上,永远不知道谁又开始暴脾气。
我心里一直有一个流浪的梦,去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地方生活,不想和任何人有过多的牵连。
工作那两年,我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生活,结束一天的上班回到出租屋里,四面袭来的孤独感一度让我觉得不安。
看到家里每次聚餐又开始让我羡慕和怀念,我想回家了。
《亲密关系》的作者曾说:
“如果离开家的时候,你并不感到平静,那么你其实并没有离开。”
看似我已经独立生活了,但我其实还被原生家庭的一举一动牵连着,他们随意的一句话就可以把我所有的伪装击垮,即使距离十万八千里。
我想回家的契机是有一年国庆假期开车回家,临走的时候妈妈说了一句话。
因为是开车回来,妈妈给我装了很多土特产,妈妈大概的意思是说以后我也是一个拿走一大堆的姨妈(以我弟未来的孩子叫我姨妈)。
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我似乎被这个家抛弃了,内心极度不舒服。
所以现在每次我妈开始催婚的时候,我都只感受到她在赶我走,她不要我了。
正是因为小时候经历的各种不自知的创伤,让我自觉地产生一些想法来诠释,爸妈不爱我,我不值得爱。
于是带着失望,这些想法就变成了一种信念,一次又一次在脑袋里播放,以至于让你以为那就是事实。
而我这么多年也一直带着这些不断消耗自己,知道有问题,却没想过怎么走出来,让整个家庭走向正向循环。
03
我至今仍记得弟弟对妹妹说着最恶毒的话,也记得爸妈恶语相向最后崩溃开始互砸东西的时候。
这些不愉快的画面就像一根针一样插在我们的家里,即使平时大多数时候都是相处和睦的。
我也开始面对他们的冷嘲热讽和扫兴,我知道我不能和他们一样说出伤人的话语,但似乎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我把家庭的亲密关系当作是自己的责任,我要确保他们满足而且健康发展。
甚至如果事情处理不好,我会充满了罪恶感和内疚感;我把自己放在了牺牲的位置上,而牺牲是没有喜悦可言的,我在消耗我自己。
《亲密关系》里有一段话说:
亲密关系遇到问题时,不要尝试去解决它、逃避它或压抑它,而是应该问自己:这个时候,爱会怎么做?
我一直觉得自己缺爱,也一直在索取爱,其实我更应该学会怎么去爱,如何去爱我的家人、我的朋友。
去年在湖北博物馆买了一条很好看的项链,特别特别喜欢,但回家的时候刚好是妹妹的生日。
我纠结了很久很久,要不要送给妹妹,在犹豫和徘徊中还是送给她了,虽然我很喜欢,但送给她之后我的心情更加舒畅和美秒,那种感觉从来没有过。
唯有做出充满爱的选择,才能在亲密关系中,真正地向前迈进一步。
未来还会有很多亲密关系的事情发生,但我要做的不是一直揪着源头不放,而是想着怎么让自己舒服,而不是一直在内耗。
回到我扭到手那天,我想要的是妈妈的关心,但我不能因为她的不关心而否定她对我的爱。
现在长大了,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家人是爱我的,那些负面情绪都是小我再背后作祟,都是不真实的存在。
我以为我会在原生家庭的关系中耗很久很久,可能会不敢轻易开始一段恋情,可能会不敢结婚。
但现在我明白我们都会用一生的时间来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会和自己和解。
在家庭关系中,明白自己的需求,然后把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这样才会得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