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与“非暴力沟通”故事的第8篇记录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是感受。通过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在表达感受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
那什么是示弱呢?生活中我们也许会出现对示弱的误解。
我们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你看,你看我都示弱了,为什么你还要欺负我?”这种类型的示弱其实是被动性攻击。卢森堡博士强调示弱的表达有积极的效果。
比如,看到一个小孩摔跤。
家长会说,“你看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你气死我了”,这里面有两个非常强烈的语言,评断“不小心”及摔跤事件其实触发了父母的内在,焦虑、他们的关心和担心。但我们习惯了道德判断,用强制的语言去吓唬孩子,想要达到的往往效果是相反的。
所以,你看到了吗?
强制性语言的背后有个脆弱的感受:“我生气是因为我真的好害怕!当我看到你摔跤的时候,我多么担心,我多么紧张……”其实隐藏着“孩子,我多么害怕失去你,多么爱你,之所以指责你,是多么希望你能好好的平安的生活着……”。
我们如果去表达内在的感受,是脆弱与柔弱的部分。这才是卢森堡博士所说的“示弱”!
你看懂了这里吗?
·Day7·作业·
阅读·《非暴力沟通》第四章体会和表达感受/区分感受和想法
1、读书笔记
【书上说】
区分感受和判断
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
有些词表达的是想法,而非感受。例如:被抛弃、被羞辱、被虐待、被打扰、被拒绝、不受重视、被束缚、被欺负、无人理睬、得不到支持、无人赏识、被利用、被贬低。
【老师说】
u 想法:对外在所发生的我们将自己所看到的加上自己的判断,所表达出来。
u 判断:是由我们的文化、教育、文化所影响。对所看到的,个人的表述。
u 评断:将我的判断当成唯一标准。
u 感受:是对外在所发生的心理反应。
“我觉得” I feel……由于我们表达感受常常用“我觉得”引导,是因为英文的关系,但中文上实际上存在隐藏着指责的批判的语言。
2、存在的疑问
暂无
3、刻意练习反馈
找一个伙伴一起练习,去表达什么叫感受(用表达感受的方式来表达),什么叫想法(用自己的判断来讲一件事情),注意:不是评判、不是评论、不是评断,花一点时间去分辨及练习。
面对堂妹想用电饭煲做蛋糕,遭到奶奶的言语上的打击“你一样都做不好,不要浪费食物了”。
一般我们正常的反应,可能是“奶奶她已经这么大了,你怎么总是要保护她!”“奶奶,你这么阻止她尝试是害了她”。
表达感受:
作为一个想要尝试烹饪烘焙的女生,我认为妹妹鼓起勇气的行动被终止了,一定很失落。
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她应该是想做一些事情表现自己长大,如果做好了,我觉得我们都会很高兴。
我觉得奶奶直接拒绝了妹妹的想法,会让她觉得很郁闷和沮丧,我认为应该多点鼓励给年轻人。
不知道你在生活中会遇到怎样的“示弱”呢?是否没有评判、没有评论的去表达感受,区分想法与感受,不用着急,这是一个练习的过程,就像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我们还需努力。
最后,提供2组“表达感受的词汇表”,希望你和我都能多加练习。
(1)下列词语可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兴奋喜悦欣喜甜蜜精力充沛兴高采烈
感激感动乐观自信振作振奋开心
高兴快乐愉快幸福陶醉满足欣慰心旷神怡喜出望外
平静自在舒适放松踏实安全温暖放心无忧无虑
(2)下列词语可用来表达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害怕担心焦虑忧虑着急紧张心神不宁心烦意乱
忧伤沮丧灰心气馁泄气绝望伤感凄凉悲伤
恼怒愤怒烦恼苦恼生气厌烦不满不快不耐烦不高兴
震惊失望困惑茫然寂寞孤独郁闷难过悲观
沉重麻木精疲力尽委靡不振疲惫不堪昏昏欲睡无精打采
尴尬惭愧内疚妒忌遗憾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