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物事(14)过忙活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垅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这是白居易《观刈麦》诗中描写的乡间农忙的情景。自古至今,每年的农历四五月,芒种前后的这段时间,就是农村农忙的时候。诗人诗里的情境,一代又一代地延续着。

童年的记忆里,农忙,就是割麦,就是插秧。

天光微明,在酣梦中就被母亲吆喝醒来,糅着眼晴,听到的总是屋后树林里杜鹃的叫声,“布谷-布谷”,这是大杜鹃,“光棍好苦_光棍好苦”,这是四声杜鹃,“哥啊_哥啊”,这是噪鹃,无休无止不停的鸣叫,叫声清脆而凄厉,真烦人。

母亲一边催着我们起床,一边匆匆忙忙地煮早饭、喂猪、放鸡、收拾锅灶。我们都起来了,她就要出工了。出工,就是下地干农活。

我那时还小,正读书的小孩子,虽然不是农忙的主力,但学校“勤工俭学”“支农”等隔三差五的活动,还是让我记住了过忙活时里农民的艰辛。

父亲那时在大队教书。过忙活,学校放农忙假,父亲也要回生产队过农忙。中午回家吃饭,父亲脱下汗渍斑斑的衣服,衣服被汗水浸湿,结了盐霜,又沾着麦秸的黑霉灰,一道道,一圈圈,象是地图,肩头结的一层痂又被千担磨破了,红肿着,可麦田里还有很多的草头没有挑到打麦场,记忆中那伤口至今让人心悸,父亲说,三天肩膀七天腿,熬过去就没事了;母亲的手臂晒黑了,被麦芒刺的都是红疹,一片黑红,汗水淋下,又疼又痒;收割完小麦,队里又安排犁田打耙,插秧,父亲有时忙到半夜才回。母亲则因整天弓腰插秧,脸都浮肿了,双手也泡白了,腰疼得直不起身,衣服上沾满泥浆。我会在他们坐下喝粥的片刻,拿蒲扇给他们扇风,帮他们消暑,父母疲惫的脸上就会露出欣慰的笑容。

很多时候,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小学生也会去附近生产队参加割麦、捡麦穗,参加插秧、扯稗子。

割麦不是一桩舒服的事。从上午割到中午,一把磨得锋利的鐮刀,顺着方向将麦子下部一把把割断,铺成一排,这是单调机械般的活路,在白花花的太阳下,穿着捂紧全身的衣服,戴着草帽,弓着腰不停重复单调的动作,酷热、胡燥伴着总也割不到头的麦穂,真的叫人绝望。

大人们捆草头的时候,小孩子负责捡麦穗。大人拿起一坨湿了水的草要子抻开,其他人把铺开的麦子拢抱起来放在他的膝前,够一个草头时,收拢、跪紧、旋转草要子扎紧塞进去,一个草头就捆好了,然后就是男劳力用千担把麦捆挑到麦场上晾晒脱粒了。小孩子捡的麦穗,集中起来上交过秤,记家里的工分。

捆麦子过程,时有乌稍蛇从麦子里溜滑出来,乌稍蛇无毒,只会虚惊一场。怕的是踩到一种几乎和土地一般颜色的“蝮蛇”,俗名“土爬带”,这种蛇剧毒,被咬了,弄不好真会丢命。

收完麦子的田开始灌满水。犁田的壮劳力跟在水牛后边扶着犁梢,慢慢悠悠,不时扬起牛鞭,吆喝一声。那些藏在土穴里的蝼蛄虫蚁,浮在水面的麦茬上抱团挣扎,引来一群白色的长腿鸥鹭,围着老牛盘旋起落,享受丰盛大餐。

接着就是耙田。耙整过的水田,平白如镜,倒映了天光云影和绿树。平整过的水田就可以插秧了。

秧苗育在秧田里,绿油油一片,快尺把高了。早上清凉些,好拔秧。空气里夹杂着植物和泥土的芬芳,田埂上的小草上,露珠晶莹剔透。妇女们坐在“秧马”上,弯着腰把秧苗一小把一小把的从秧田里拔起来,握成一把,在水田里“哐当哐当”的把秧苗根部的泥巴洗去,再从前面抽出几根扎秧草,绕拧成细绳,熟练地打了个活结,随手就把一束秧苗扎起来了,丢在身后。不一会儿,后面翠绿的秧把越来越多。这是拔秧。

把拔好的秧秺挑到耙好的水田,就开始插秧。七十年代那会,要求插的秧整齐划一,兴起过一阵按绳插秧,但由于耽误时间,随即废弃了。

插秧还是女人手快,水田中几个女人弓背蹶臀,边干活边唠家常,张家长李家短有说不完的话。遇有男的,则嘻笑斗嘴,像噪聒的噪鹃,没完没了。遇到大的田块,女人插完一田秧要几个小时,尿急了也只能憋着,等一趟秧到了头,才小跑着,到草木深丛里解手。田里的人便哄笑,隔水传声,田野上,人人听见。

太热了,歇午是一件幸福的事。对付着简单吃过中饭后,浑身燥热伴着满身泥巴的小孩子们顾不上喝水,噗通一下就跳进了池塘或小河沟的水潭里,感受到水的丝丝清凉,那是一种沁脾的凉爽,一丝暂时的惬意;继而发现胳膊上、胸脯上已然留下了一条条被麦杆被稻叶划扫的红痕,汗水沁过,感到一阵一阵刺辣辣的痛。

下午,大人们还得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做着做不完的农活。息风的时候,整个原野更像大蒸笼一样闷热不堪。插秧的人们已经个个汗流浃背,草帽下的汗水顺着额头流到眼里,一阵阵刺辣,大人们将手里的秧苗掐分成一撮撮,快速地插进烫手的泥巴里,弓腰有序的往后到退着,一棵棵秧苗也就慢慢将水汪汪、白茫茫一片的水田装扮得郁郁葱葱起来。

白花花的太阳渐渐变得火红,向西山渐渐落下去,好像整天的锋芒四射让它自己也不好意思了,在这黄昏时分透出了些许温柔。开始有了凉风,收工了,人们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家歇息。明天,再重复今天的活路。

这些,就是长久铭刻在我记忆深处的,芒种前后"过忙活"的普通一天。

现如今,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双季稻早己不种,连小麦也几乎没人种了,一年也就一季的稻谷是主要粮作物,农忙也渐成历史。但几十年前的尚店农村的"过忙活",早已化成一种融入我血液与骨头里的记忆,萦绕在我的记忆里,历久弥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558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002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036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024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144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255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95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0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478评论 1 30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89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965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649评论 4 33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267评论 3 31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223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800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847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6月,初夏,早晚的气温还是要低些,没真正热起来,记忆中这是老家农忙接近尾声的时候,也是暑假快要来到的时候,对我来说...
    狂奔的小鹿妹阅读 362评论 0 5
  • 文/彭春祥 “双抢”记忆(一) 七月中旬的一天,受一位朋友之邀,到他在乡下开办的集“农事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
    彭春祥阅读 1,160评论 10 17
  • 90年代内地农村的贫穷现在的人无法想象,住的是土房子,过年过节才能吃得上肉。耕地是用人,犁和牛。用绳子把犁和牛连起...
    90后乡村女青年阅读 1,841评论 0 0
  • “双抢”,渐渐逝去了的一个让人谈“抢”色变的农忙过程。 何谓“双抢”,抢割抢插,谓之双抢。收割完早稻,还必须按照节...
    桐州一皓阅读 1,245评论 28 24
  • 双抢, 是70.80这一代人一段难忘的记忆,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那时我辈经历的“双抢”岁月, 家乡的水稻...
    小沐晨阅读 572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