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1年的主题为“文物映耀百年征程”。陕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拥有大量的遗址、墓葬和古建筑等文化遗产。目前,陕西有多少处文物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呢?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且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作贡献。
截至2019年7月,中国已经有55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4项。
目前,陕西拥有3项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长城(陕西段)和“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
1、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
秦始皇帝陵位于西安市临潼区,修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和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现存封土高约51米,外观呈覆斗形,周长1700余米。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侧约1500米处,先后发现了三座大型陪葬坑,埋葬着大量陶制彩绘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和“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长城(陕西段)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军事防御工事,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进入第一个高潮。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秦始皇将各国长城连接起来,最终形成著名的“万里长城”。明朝,最后一次大修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
目前,在陕西省境内,现存长城有1838千米,包括战国魏长城和明长城遗址。战国魏长城主要分布于渭南市、延安市和铜川市境内,现存墙体长度约145公里;明长城主要分布于榆林市境内,蜿蜒约100多公里,有210多座烽火台。1987年,作为中国长城的一部分,陕西的长城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大雁塔
大雁塔曾经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也称“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玄奘亲自主持修建此塔,保存从印度带回的经卷和佛像。现存大雁塔为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通高64.7米。
大雁塔是中国现存最早和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也是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且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为唐代长安城的标志性建筑物。2014年,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产点,大雁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4、小雁塔
小雁塔位于唐长安城安仁坊的荐福寺内,也称“荐福寺塔”。唐中宗景龙年间(707—710年),为了存放高僧义净从印度带回的佛教经卷和佛图,专门修建了这座佛塔,外形很像大雁塔,故名“小雁塔”。
小雁塔是中国早期方形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代表,原有15层,高约43米。嘉靖三十四年(1556)大地震时,塔顶被毁,现存13层。2014年,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产点,小雁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兴教寺塔
兴教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杜曲街道的少陵原边,也称“大唐护国兴教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唐高宗麟德元年(664),玄奘圆寂于玉华宫,安葬在白鹿原之上。总章二年(669),武则天诏令将玄奘遗骨迁葬到少陵原,修建寺院,以资纪念。
在兴教寺院内,矗立着三座塔。中间最高的一座是玄奘舍利塔,西侧为玄奘弟子窥基舍利塔,东侧为玄奘弟子圆测舍利塔。2014年,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产点,兴教寺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6、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未央宫是西汉帝国的正宫,位于汉长安城遗址西南地势最高的龙首原上。它始建于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在秦章台的基础上修建而成,乃汉朝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如今,这里现存有西安门、前殿、椒房殿、石渠阁、天禄阁、少府和中央官署等重要的遗址。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张骞在未央宫领取汉武帝的旨意,正式出使西域,开始凿空之旅。这里在“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之中,兼具时间与空间的“双重起点”价值。2014年,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产点,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7、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大明宫位于唐长安城遗址东北地势最高的龙首原上,这里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为太上皇李渊避暑而建的夏宫,李渊病逝以后,营造工程停止。龙朔二年(662),唐高宗继位后,大规模扩建大明宫,成为大唐帝国的统治中心。
大明宫遗址总面积3.4平方千米,平面略呈南北向长方形,宫墙周长7.6千米,四面共有11座门。南部为前朝区,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组成;北部为园林区,中心是太液池。2014年,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产点,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8、彬县大佛寺石窟
大佛寺石窟位于咸阳市彬县城西的清凉山脚下,不仅是陕西省境内最大的石窟群,也是“丝绸之路”重要的地理坐标。这里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大规模开凿于唐朝初期,总共有130多个石窟错落有致地分布于长约400米的崖面上,可以分为大佛窟、千佛洞、罗汉洞、丈八佛窟、僧房窟等。
这里的唐代大佛为关中地区规模最大的佛像,倚崖居中,巍然端坐,高约20米,被清代学者毕沅誉为“关中第一奇观”。2014年,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产点,彬县大佛寺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9、张骞墓
张骞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和探险家,被认为是“丝绸之路”的开辟者。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张骞去世以后,归葬于故里汉中市城固县博望镇。
此墓坐北朝南,南北长约35米,东西宽约20米,高约5米,呈覆斗形。民国二十七年(1938),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历史系对张骞墓进行初步发掘,出土一枚“博望□造铭”封泥,确认此墓为汉博望侯张骞之墓。2014年,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产点,张骞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