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认知行为模型——另一些概念

认知评估:即我们对自己的行为、状态和身边发生的事情进行评估。这些评估有些是有意识的,有些是自动的无意识的。自动的无意识的认知评估叫做自动思维。(例如:在要上台演讲的时候,小王的想法是“如果我不能表现得十全十美,我就是个失败者。别人肯定能看出我紧张了,这次演讲我一定失败了。”这样的评估通常是自动的过程。)

Beck归纳的思维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类型:

(1)武断的推论:指在缺乏证据或者证据不够客观的情况下,仅凭自己的主观感觉就草率得到结论。(如:街上看到熟人匆匆走过没有和自己打招呼,就认为一定是自己在什么地方得罪了他,他肯定是在生气,才没有理自己,但实际上还存在很多其他可能的原因,比如对方只是没有看到自己。)

(2)过度概括化:即根据个别事件,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自己或者别人做出关于能力、智力和价值等整体素质的普遍性结论。(如:一次考试失败就认为自己智力低下,并且对此坚信不移。)

(3)选择性概括:指仅仅根据个别细节,忽略其他信息,就对整个事件做出结论,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方式。(如:一位做报告的人发现听众中有一个人在打瞌睡,就认为一定是自己所做的报告太过枯燥,自己能力不足。)

(4) “全或无”的思维方式:以绝对化的思考方式对事物做出判断或评价,要么全对,要么全错。以这种方式思维的人往往把生活看做非黑即白,认为不可能存在着中间状态。因此,往往持有不现实的、不可能达到的标准,认为自己只有达到这个标准才是成功,否则就是失败。(如:如果自己在班里学习不是最好的,那自己就是失败者。)

(5)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物做出歪曲的评价,或过分夸大自己的失误、缺陷,或过分贬抑自己的成绩、优点。(如:认为自己在班里学习不是最好的,那自己就是失败者。)

(6)个人化:将外界不幸的原因归咎于自己,即使在没有明确证据的基础上也是如此。(如:一个治疗师的病人没有完成家庭作业,治疗师对自己说:“我是一个让人讨厌的治疗师。她没能努力帮助自己是我的错,让她好起来是我的责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