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努力反而会进一步禁锢心灵,因为努力意味着心灵朝向目标的挣扎,而一旦有了目标、目的、一个可见的终点,你便会为心灵设限。
这段话似乎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有所不同,我们都主张人要有目标,这样才会有动力,这并没有什么错误,而文中的观点自然也不错,其逻辑是很清晰的,比如你给自己定了一个一百万的目标,实现之后必定会自我满足,止步不前,我们喜欢设置目标,也许正是不“自由”的缘故,失去了自我,故而才会需要外界的激励,倘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顺从本心,我们无欲无求,所作所为皆是自我表达的结果,做事从来不是为了得到什么,也不是为了表达自我,一旦表达自我成为一种目的,就会导致我们不自觉的进入到一个刻意表达自我的陷阱,从而失却真实的自我,表达自我从来就不是目的,他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我们的言行举止本身就是在表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