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日子,疯传的王力宏和李靓蕾的故事,让观众吃了一大波瓜,这也引出了一个新鲜词汇:“煤气灯效应”。
那什么是煤气灯效应呢?其实,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老电影《煤气灯下》中。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原本自信、美丽、独立的女主角宝拉,在他丈夫安东的心理操纵下,变得怀疑现实、质疑自己,精神完全被对方控制,而后在一名侦探的帮助下,终于走出了泥潭的故事。
其实女主角宝拉的遭遇,跟最近几年频频爆出的情感虐待、情感操纵、PUA等都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情感被操纵、情绪低沉,这些情感操纵者大多来自我们身边。
我们出入社会,本以为有更美好的生活,却没有想到,在自己未曾察觉的地方,这些跟我们最亲近的人,反而成了伤害我们最深的人。
这到底是为什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呢?今天的这篇文章负责揭秘,一起继续阅读吧!
01 发生于亲密关系中,让人防不胜防
在心理学家罗宾·斯特恩看来,煤气灯效应,又称煤气灯操纵,是一种心理操控手段,受害者深受施害者操控,以至于怀疑自己的记忆、感知或理智。
“煤气灯操纵”之所以容易实现,是因为操纵者是跟我们最亲近的人,他们往往站在为你好的角度、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说出或做出一些自己认为很正确的事情,这也让陷入其中的人,防不胜防。
比如父母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我总在提醒你要小心再小心”。男友对女友说“我不明白你花钱怎么能这么大手大脚的。”
02 三个阶段,让人一步步被操纵
煤气灯操纵会经历的三个阶段,了解清楚后,我们也能更好地对症下药。
比如在一次约会中,你突然感到口渴,于是主动离开了一会,回去伴侣身边后,伴侣带有怒气地对你说:”你怎么去了那么久,你不知道,我一个人傻傻的在这等你了将近20分钟。”
“真的有那么久吗?”你心里开始有了些疑惑。而后,伴侣话锋一转,陪你去看电影,还买了爆米花。
后面好几次约会中,仍旧发生了伴侣等你的事情,你开始思考:难道真的是自己太慢了?面对伴侣的多次质疑,你变得开始顺从对方的观点:“对,我是有点慢,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
这便是第二个阶段,你希望获得煤气操纵者的认可,你想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有能力的、遭受喜爱的,而他则会想证明自己是对的。
煤气灯效应的这三个阶段,可以将一个原本很自信、乐观的人,变成一个不自信、消极的人,甚至是可以操纵对方的意识,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不得不说,这是十分恐怖的。
03 五种方法,帮你摆脱煤气灯操纵
首先,你需要明确自己的想法,你是否迫切想要没有煤气灯操纵的生活。因为只有你自己下定决定了,才能有大的动作和改变。
其次,可以运用下面的这5种方法,帮助自己更好地摆脱情感操纵。
第一种,分清真相和曲解。就像电影《煤气灯下》,男主曲解生活现象,让女主误认为是自己精神失常,煤气灯的亮度并没有变化。作为被情感操纵的那个人,想要摆脱操纵,就需要分清真相和曲解,不要被表象所迷惑。
第三种,识别你触发煤气灯操纵的行为,也识别他的。比如钱、性爱、家人、节假日、孩子等等在这些内容的讨论上,极容易触发煤气灯操纵,我们需要识别出来。
凯蒂在路上,被其他的男人多看了一眼。她男友布赖恩就会一再强调凯蒂羞辱他:“你就想在公众场合打击我,不是吗?”
“但我却不能承认啊,因为它不是真的。”凯蒂一脸困惑地回答道。两人在是非问题上,持续争论数个小时,最终也是毫无结果。
刚开始使用这五个方法时,你可能会感到困惑,甚至难受,但这都是正常的现象,毕竟你是在和对方做斗争,相信自己,只要坚持下来,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人不可能脱离人群而生活。但进入人群,不可避免的,需要面对各种人际交往、糟心的情感问题,甚至说得上是煤气灯操纵、情感PUA。
出现这样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想成为好的伴侣、亲人、同事等等,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接纳和尊重,害怕被抛弃和孤立。
但生活是自己的,主动权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长期的煤气灯操纵会让我们变得不自信、失去判能力、变得谨小慎微。
所以,我们可以学着运用上面的5个方法,帮助自己摆脱情感操纵,做回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