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有感写实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从唐至今每逢清明让文人墨客包括简书作者引用,但这首诗或仅是唐,杜牧作者个人在清明时节所感所问。

因此后有人说该诗太肥,把时节,路上,借问,牧童免了成: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知杏花村。

但此诗无论肥瘦,早不合现实因:

清明也有晴和阴,唯有行人最淡定,

酒家真的不用问,乡村同样喊请进。

最是时至不只今年,相信清明时节民众与我有同感即:

(一)

清明雨阴睛不论,

国民对此又注重,

成了法定节假日,

希望子民不忘宗。

(二)

因此清明一窝蜂,

大小路堵车成龙,

看到油站就近有,

可叹寸步难移动。

(三)

至车熄火油箱空,

消防安全有明文,

车不进站不卖油,

其它容器加不能。

(四)

车辆无油起不动

特别无奈急如焚

因此使路更加堵

终靠推让才畅通

(五)

此节车流太集中,

堵得人慌欲追魂,

因此事故不鲜见,

亡灵无法佑子孙。

(六)

总有死在往返中,

人家见也觉悲痛,

此节最好无意外,

平安足慰老祖宗。

(七)

清明有人花足本,

冥物消费不节省,

路边商家多的是,

假比真花更缤纷。

(八)

丧尽礼和祭尽诚,

事死者应如事生。

亡灵若见"化生子",

暗地肯定会心疼。

(九)

但愿天下老祖宗,

看到都是不化生,

同符国策和倡仪,

诚心叩拜合传统。

(十)

同愿此节人个懂,

清楚明白何拜坟

实为继往与开来,

孝道传家福满门。

(十一)

本人确实比较穷,

乐带徒弟拜祖坟,

注重仪式加节约,

尽量少买纸烛焚。

(十二)

实心实意拜完坟,

真诚悼念英烈魂,

希望世界真和谐。

祖国江山成一统。

【注释】(方言:不惜金钱生命之子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