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与几位好学的老师一起备《清明》的以文带文课时突然想到了最近阅读的《24节气古诗词》中常老师的清明之旅感受颇深。课堂中我们设计了课前诵诗,课后带诗,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为每年阳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日子也是越来越近了。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有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今天再读这首诗不禁有了更多的感慨:
这首诗描写的其实是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诗人杜牧遇到的这天就是个雨天——清明时节雨纷纷,下起来就是纷纷不断。因为清明前两天是寒食节,要禁火三天,这几天下雨称为“泼火雨”。接着“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不外露的感情。清明节日,本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此情此景,该如何是好?诗人自然想:最好找个酒家,一来歇脚避雨,二来饮酒驱愁。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路遇牧童,他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地方,隐隐约约露出一个村貌。接下来会有如何的故事呢?诗人戛然而止,余韵邈然。伴着雨,让我们自己去作无限美好的想象,这是耐人寻味的结局。
杜牧这首古诗已成了清明扫墓的千古绝唱,短短二十八个字,有景有情,唱出了江南清明那醉人的雨、花和酒,衬托着人们对远逝亲人的哀思,情真意切,恰到好处,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意境深远,寂寞空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