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贺兰山下
横空出世贺兰山,
倚天依地两斑斓。
肩扛漠北腾格里,
揽在胸怀是果园。
金戈铁马数千年,
阅尽人间话波澜。
世纪恰逢新时代,
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7年10月5日,我们一家在去西部银城镇北堡的路上,贺兰山岩画的路标、各式各样的葡萄酒庄的幌子,不断的在眼前闪过。
大名鼎鼎的贺兰山真的就在眼前!初中地理上说,贺兰山是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是200mm等降水量线,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季风区是指气候受季风影响的地区,而非季风区就是不受季风影响的区域。
巍巍贺兰山下几千年兵戈铁马,在古代是可以决定一个朝代兴衰的存在,而现在它也可以决定一个地区的繁荣与否。
塞上江南温情宁夏简称宁,首府银川,宁夏的名称最早来源于元朝灭西夏,设置宁夏府,是我国内陆面积最小的省区,虽然它很小,很低调,但是却又被称为迷你版的中国,中国旅游的微缩盆景。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此建立了西夏王朝,并且形成了西夏文化。
宁夏有除了贺兰山还有罗山、六盘山,母亲河黄河,有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湖水的沙湖,有大漠金沙、黄土丘陵、河湖一体、高山仰止,共同交织出的五彩画卷;有雄浑的九曲黄河,神秘的西夏王陵,苍凉的明代长城,浓郁的回族风情都足以让人流连忘返。可以说宁夏有中国大部分的美景尽在微缩盆景,美轮美奂。宁夏还是红色土地,长征会师陕甘,翻越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就在宁夏,因此也是著名的红色旅游地区。
假如没有贺兰山,中国就没有银川平原这一方塞上江南。
宁夏西北,大漠无垠,中国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肆无忌惮的黄沙对银川平原日夜不停的窥视。而贺兰山的存在,阻止了沙漠对土地的吞噬,重峦叠嶂的山体,削弱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冷气流,仿佛一个父亲的背膀,阻挡着西北寒冷空气的侵袭,温暖着宁夏这片土地。假如没有贺兰山,也就没有黄河在这里的冲积平原,这巍巍山脉,还是中国极为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贺兰山还是温带草原与荒漠草原的分界线,是河流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水岭,并且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重合,这条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也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这座在突厥语里有骏马之意的巨大山脉,在远古时期,的确是游牧狩猎者的天堂。“岁月失语,唯石能言”,在贺兰山中,大大小小6000余幅岩画,从旧石器晚期开始,直至西夏时期才告终止,线条简洁的动物、表情各异的人面像、最著名的太阳神,“太阳神”岩画仿佛我们童年的简笔画——勾勒出那时火热的生活场景。
假如没有贺兰山,或许中国也不会收获一个最佳葡萄酒产区。贺兰山没有完全阻挡西伯利亚的冷空气的侵略,反而更为活跃。暖湿的东南季风吹到贺兰山脚下已是强弩之末,造就了宁夏平原干燥少雨的气候,以及位于北纬37-39度的最佳葡萄种植带,使得宁夏贺兰山东麓全年日照达到3000小时,砂石土壤利于葡萄扎根,葡萄不易霉化,也少有虫害……种种优渥条件,已使贺兰山东麓的产区成为中国葡萄酒的优质产地。贺兰山挡寒,黄河水灌溉,砂石土壤利于葡萄生长,宁夏独特的水土与气候令葡萄酒俨然已成为贺兰山下最具特色的一抹宁夏红。
从贺兰山到罗山再到六盘山,宁夏的土地上有着众多传奇经历,它既有岳飞《满江红·写怀》壮志未酬“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与壮怀激烈”,抒发了“三⼗功名尘与⼟,⼋千⾥路云和⽉”的“空悲切”之情。最恨“靖康耻,犹未雪”这是他一世功名的缺憾。“⾂⼦恨,何时灭?”这是岳飞的世纪之问,“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待从头、收拾旧⼭河”一位铁血将军对中原沦陷的悲愤,对前功尽弃的痛惜,表达了国家统一的赤胆忠诚和慷慨壮烈的英雄气概。
也有唐代·王维长诗《老将行》中“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贺兰山下战士们列阵如云,告急的军书日夜频频传闻。还有“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正寒。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这是唐代·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半夜突然有火光,知道是有敌人来了,士兵们一时间都起来保卫贺兰山。“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回望风光成异域,谁能献计复河湟。”这是唐代·顾非熊《出塞即事·贺兰山便是戎疆》,贺兰山就是发生战事的边疆,从这里出发去萧关一路上几乎都是荒凉。此外,还有金朝的邓千江,“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招取英灵毅魄,长绕贺兰山”《望海潮·云雷天堑》,招来已故英雄的灵魂和坚毅的魂魄长久的围绕贺兰山。
当然,宁夏最具震撼力的山的当数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里的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在向陕北根据地挺进中,在六盘山前击溃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部队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也是红军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1935年10月下旬,顺利到达陕北。这首词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红军彻底打垮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坚定决心,抒发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2022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