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山田宗树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命运多舛的她从小就养成了讨好型人格,终其一生都在渴望得到别人的爱,不停的照顾别人的感受、满足别人的愿望,却从没有爱过自己,在爱情中全心付出爱,不但没有换回爱,反遭男友暴力和嫌弃。最可怜的是,她从来没停下来思考,她的人生为什么变成这样?根源是什么?一个女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爱,失掉底线和原则,又岂会得到别人的爱?
很感恩遇见这本鲁林希的《自言自语》,独具匠心的手账形式,可见作者的用心。版面设计是左边文字,右边留白书写。这种鼓励大家记录心情的方式,增添了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自己的灵活互动性,社会学家卢曼说“不写,就无法思考”,经过反思、记录和体验的人生才值得过。
爱自己,从认识自己开始。
亚里士多德说:“了解自己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我是一切的本源。冥想、内观,都是察觉自己情绪的好方式。遇到情绪,不回避、不隐藏,直接面对一切情绪,训练提高自己的情绪颗粒度。
当我本自具足,内在一切丰富充盈,不再匮乏,不再需要向别人证明存在感,不需要别人提供安全感,也不需要向别人索取爱。人生的聚散离合皆为常态。如果你爱我,我会欣喜且珍惜。若你不爱我,我也不会难过。因为我已经是爱的本源。
爱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张德芬在《重遇未知的自己》中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首先,不要理会别人贴过来的标签,人与人三观、受教程度、认知程度都各不相同,没必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其次,不要沉浸在原生家庭伤害的阴影中,因为父母也是人,学会自我疗愈,不沉浸、不埋怨。最后,安排好作息时间,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来保证健康。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的蛤蟆先生察觉到自己讨好他人,取悦别人,对他人顺从和依赖的根本原因,是内心里对不被接纳的愤怒,对不被理解的抱怨,对不能自主的委屈。他开始陷入痛苦之中,他承认自己的抑郁,坦诚面对自己的内心需求,正如荣格说的“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于是,蛤蟆先生的觉醒之旅开启了。最后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蛤蟆先生重新获得了健康的身心灵。
爱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首先,寻找到生命的意义。
从哲学角度讲,这是个开放式命题,每个人一生中只需找到自己的天命,并为此持续奋斗,无论成功与否,都是自己生命的意义。奋斗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价值感、自豪感、幸福感,甚至是自信都是成倍提升的。
其次,拥有成长型思维。
一言以蔽之,成长型思维者,认为万事万物通过自己的参与和正向努力都可以改变,且变得更好。正如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描写的“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成为的”,你的人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固化的,而在于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最后,避免幸存者偏差。
之前有个热议的话题:“当今社会读书还有用吗?低学历怕啥?随便当个网红主播就能赚得盆满钵满,比高学历的打工族收入多好几倍呢。”首先,高学历不见得读书多,低学历不见得读书少。无论是谁拥有成长型思维才是关键。其次,读书多的人就算做主播也比不学习、不读书的人机会多。最后,那些穷困潦倒搞失败的UP主笔笔皆是,而他们根本不会出现在大家面前。
因此,若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应极力避免幸存者偏差思维的出现,运用批判性思维,多换几个角度看问题,尽量做到客观、全面。
本手账通过了解自己、赶走负面情绪、找寻幸福感、自我成长四个部分,来实现对自我的觉察、内在自我的探索引导、开展与自己的深度对话。
但愿经过这56天的学习和实践,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如畅销书作者特雷西·麦克米伦说的:
“我们最应该结婚的对象,其实是自己。
和自己‘结婚’,意味着不论贫穷还是富裕,不论疾病还是健康,你都真实地接受并爱着自己。
在你需要自己的时候,你都能够做到不离不弃,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