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几天轮值当班了,庆幸每次当班都是陈哥带着,听他讲沙场上的见闻,成了小九最大的乐趣。
在小九的眼里,陈哥是他崇拜的活生生的第一个人。
小九从小到大再普通不过,但他骨子里想要的确是干一番大事业。
只是每每看着家境不免又有些沮丧,父亲自幼也没怎么读书,长大跟着隔壁大伯学了木匠手艺,几十年下来,也是这片有名的木匠师傅了,就连员外老爷们都会寻过来,做一张椅子或是打一套衣柜,父亲的手艺是任何一家大木匠行都顶不上的。
曾经有几家木匠行来找过父亲,想着收了父亲,归了他们行里。
父亲是老实人,没多想便回了,这日子还是逍遥自在的好,高兴做了打两套,不高兴了,就是给再多的钱也不做,日子还算过得去。
小九随了父亲,没有读书的天分,父亲清楚,想着将自己的手艺传给儿子,世道不管怎么变,总饿不死手艺人。
小九自己也明白,读书读不进,木匠也不是所好,父亲的一片心思也算是白想了。
为此父子俩经常闹得不欢而散,母亲夹在中间,总是为难的,解决母亲难处的,不是父子俩,确是一场意外。
父亲去员外家送货,不想被沿路马车刮倒,为了护住货物,不曾想一只胳膊被压在了身下,自此之后,简单的抬手是没问题,拿工具就一点都使不上劲了。
刚开始,父亲还说两句难听的抱怨话,意思是,小九早不听他的,不学手艺,现在好了,想学自己都教不了,看小九将来怎么谋生?
再后来,一家人习惯了也就沉默居多。
直到陈哥出现,带小九当了差,小九觉得,这或许就是命中注定,命中注定自己不会只是普通的一名木匠,更不会只是住在这块区域。
也就是从那刻起,陈哥成了他崇拜的,第一个,活生生的人。
小九不是没崇拜过其他人,比如陈哥故事中的,十年前的张将军,那是一段活在历史中的传说,单枪匹马挑落敌方守将,又一手缔造战无不胜的精锐之师,在小九的想象里,这样的人该是玉树临风,甚至是永生的,但事实是十年前,张将军就战死沙场,据说连尸首都没有找回,又说,连同其唯一的儿子也一并死在了那场战役中。
小九惋惜的同时,脑子里不停的刻画着这样的人物,所以,这世道活着的还让小九佩服的就只有陈哥了。
小九以为陈哥只是个老兵,平时也不见他跟什么人来往。
当兵之夜,小九却意外的看到了一个身着华服的人来找陈哥,这人国字脸,络腮胡子,一身贵气,小九不禁感叹,陈哥真是不得了,连这样的人都认识,帮忙找陈哥后,自己就得了一百两。
小九也记得,陈哥见到来访人时脸上的神情,那是小九从没见到过的,诧异,惊恐,欢喜,悲伤。
陈哥的脸已经拧巴成了无法形容的地步。
如果小九知道之后发生的事,也许他会后悔收了银票,后悔带他见了陈哥,还是会后悔自己认识了陈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