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天没进行基础练笔了,今天继续笑薇老师《左手阅读右手写作》方法练习。
练习内容:1、高效阅读三步法第三步,重点阅读观点句结论句;2、三步内化笔记法
阅读书籍:黄静洁老师《父母的格局》
阅读内容:第三章 闲暇里的真教育
1、根据《左手阅读右手写作》书中高效阅读第三步方法分析,《父母的格局》属于实用类书籍。这类书籍的结构通常是开头提出观点,中间论证观点,结尾总结确认观点。
大概浏览后发现,在开篇提出了章节的观点:人在幼年和青少年时期所接触到的事物,对其成长和成人有着永久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和作用。“玩”是闲暇状态的一项重要职能。
中间,结合丰富的事例论述了闲暇里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作用。
章节总结中对观点进行了综合性的概括:教育必须围绕着知识多维度展开,闲暇里的教育关乎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个人的价值和社会认同感,个人的爱好和人生的追求,这些都是推动孩子成长的最强大的第三种力量。
我觉得这个总结与前面观点是相互呼应的,所以想尝试把二者融合在一起。
2、根据《左手阅读右手写作》中三步内化笔记法,笔记如下:
重述
人在幼年和青少年时期所接触到的事物,对其成长和成人有着永久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和作用。“玩”是闲暇状态的一项重要职能。
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和玩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玩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甚至玩中学到的东西会更加扎实可靠。
举例
为什么人们觉得小时候看着顽皮捣蛋的人往往更有出息?
不是因为顽皮捣蛋的孩子脑袋聪明,而是顽皮捣蛋的孩子更有机会从闲暇时间中学习到书本与课堂学不到的知识、技能及其背后的底层逻辑。
由于学校教育的程式化、学校所授知识相较于实际的滞后性及学校教育以知识的灌输为主,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一定用的上。这就造成了心理、直观都觉得读书无用的现象,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
而真正的学习是需要知行合一的,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实践中才会有效果也必然有效果。
知识可以记忆,方法可以复制,底层逻辑需要一点一点学,需要持续跟进,需要有时间去感悟,明白了底层逻辑才可以一通百通。
如果把学习的高低分出层级的话,存储式知识学习是最基础也是最低层级的,学用结合的学习要高于简单的存储式知识学习,用的过程就是知识内化的过程,是逐渐理解事物底层逻辑的过程。
与顽皮捣蛋的孩子相比,学习死板的孩子把重点放在了学习中最低层次的存储式知识的学习上,学习效率低,学的累,学习看起来也更努力。只是力没用对地方,这是一种事倍功半的学习。
而看着顽皮捣蛋的孩子,不拘泥于学校教育的固有模式,她们/他们常常爱好广泛、看起来学习也很轻松。
其实,看着顽皮捣蛋的孩子同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累,但那是累并快乐着的累,而不是茫然无措的身心皆累。
好像有些跑题,但学习的奥义就在其中。
就如黄静洁老师在书中所说:教育必须围绕着知识多维度展开,闲暇里的教育关乎学习的目的和动力,个人的价值和社会认同感,个人的爱好和人生的追求,这些都是推动孩子成长的最强大的第三种力量。
总结
所以,尽管应试教育需要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我们也不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简单的存储式知识学习上,而应从事外求、向心内转,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事物,充分发挥知识输出的作用,助力孩子建立起底层逻辑基础上的学习体系。
成长路上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每一步都算数,即使是效率低下也是向前的。
这一点我可以证明。
相较于埋头苦干,方法很重要。
这一点我也可以证明。
我既是一个应试教育中只会存储式学习的书呆子(过去),也是一个因好方法而突飞猛进的学习受益者(因《左手阅读右手写作》开启了高效读书写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