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LV每年都要砸上几千万在打压仿冒品的行动上,为了塑造高贵的奢侈品品牌形象,这一点无可厚非。而后,有经济学家提出仿冒品的出现给奢侈品带来的效益远大于打压仿冒品带来的收益。
起初我断定商家又在消费“消费者的行为剩余”了:满大街都是高仿LV的时候,普通老百姓就是一个个行走的广告logo,这大大提高了品牌的曝光率。可是不久我就发现自己的推断有漏洞,因为奢侈品并不需要这种平民百姓的身份定义啊。这就好比为什么Tiffany要做一枚上千元的回形针饰品,奢侈品的高贵就在于身份的区分和稀缺可贵。
显然经济学家打破了思维定势。奢侈品的消费群体是不能忍受这种“身份变形”的。当他们看到仿冒品烂大街的时候,即便自身具备分辨正品与仿品的能力,但内心也一定会渴望购买市面难见的奢侈商品来把自己的身份与大众区分开。这就从另一个角度推动了新品的销售。
前几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有关入冬森林保护的纪录片。北部森林,雪深及腰。记者跟着护林者一同给野生动物进行“谷饲”,谷饲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兔子、鹿和狍子进行人工投喂。
假如我们不加以思考,这就像是一场人类对食草类野生动物的人文关怀。而这关怀背后却是对大型食肉动物的保护。谷饲能够使食草动物活跃起来,这使得老虎、豹子有食物可捕捉。抛开谷饲,这些小型动物也只是把残弱的生命献给了大自然的寒冷与饥饿。由此看来,谷饲只是改变了末端食草动物的死亡方式。
如果无法打破思维定势,看不清事情的本质,我们可能也跟兔子一样,看不到施舍者背后的真实目的。
打破食物链的思维定势,用种族论或者进化论的角度重新思考,你会发现事实完全颠倒了。
从个体角度来看老虎、兔子与草,在食物链顶端的是老虎。而从种群角度分析,老虎却是最弱的。一只老虎的死亡,对整个种群的打击远大于兔子。而且大型食肉动物天性慵懒,喜欢狩猎相对容易捕捉的动物,例如羊群中跑的最慢的那只(或年迈或有伤)。这一行为近乎自然界的优胜劣汰。兔子的繁衍能力使得其种群存活度远大于老虎。你看,抛开原先的食物链理论,种群繁衍存活度最高的是草,其次是兔子,最后才是凶猛的老虎。
思维定势往往阻碍了我们发散型的思考,当我们跳脱出原先熟悉的领域,我们就能对事实采取更加深入的分析。甚至有些时候,当我们的思维习惯性的不去质疑事件本身的大前提时,我们就会制造出一份份毫无参考价值的工作报告。
有研究人员对国内各区域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了统计调查,得出的结论中有一条是:无人区附近的居民肾衰竭率远高于普通生活区居民。这一结论引发了各类专家对这块区域的土地、空气、水质、人类生活习惯、日照等等因素采取了对比研究,希望从中能找到肾衰竭与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人类健康改善。而最终的真相却是:无人区附近的居民太少,样本并不具备代表性,每年的健康调查结论也都存在极大的误差。
思维定势的出现是我们难以避免的。我们的大脑也和老虎一样慵懒,喜欢选择简单的处理方式。想要跳脱出这种“大脑的绑架”,就要有意识的去思考和质疑。问问自己,这是事实吗?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是出于关联性还是因果性?有其他影响因素吗?打个比方:超市一打折,我们就喜欢购买低于原价的商品。这时候我们可以思考:超市每天打折吗?规律是什么?为什么只在这几天打折?是所有东西都打折吗?为什么这些东西打折而其他的不打折?与打折相关的人是谁?老板打折的动机是什么?最后就能清晰的得出“值不值得买”的结论。
我们常常觉得思维定势控制着我们的大脑,但事实上拥有思维定势也并不是一件绝对意义上的坏事。合理运用思维定势,能给我们带来积极的人为导向。
举个生活中常见的反面例子,当我们对孩子说:“好好吃饭就能奖励吃冰淇淋”时,下意识的就让孩子产生了思维定势:吃冰淇淋是有条件的,所以冰淇淋才是好吃的,饭菜没有冰淇淋好吃。再举个正面的导向例子,假如孩子对上幼儿园存在抵触心理,这时候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反过来对孩子说: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上幼儿园的资格,上幼儿园是对成长的认可,代表你长大了,能够进入大孩子才有资格进入的地方了。而事实上,这也真实结合了幼儿园对孩子的限制:有自理能力、会上厕所、能与老师沟通等等行为要素。这时候我们用“身份标志”的思维定势来替换孩子“离开父母、环境陌生”的思维定势,孩子会觉得上幼儿园是一件好事,是成长路上的奖励,是自我的认可,自然也乐于获取这种荣誉的幼儿园身份。
由此可见,打破思维定势,我们会把事实看的更加清楚;利用思维定势,我们能把事情处理的更加缜密。
反观几年前在我们当中流行的那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们蠢蠢欲动,不断比较,心生不甘。但是我们有没有被思维定势困住呢?我们鼓励“人才走出去”,那么像之前的“超市打折”一样问问自己:什么样的人能称作人才?我是人才吗?我的目标动机是什么?这在我的人生规划中占了多大比重?我为之付出过努力来投资自己吗?与之相关的人有哪些?他们都是什么态度?我做好一切沟通了吗?我愿意放弃既得利益去迎接新生活了吗?最最关键的选择检查点,就是问自己,假如眼下有多种选择,我更能承担哪一种选择所可能面临的失败?
我们总是看到别人的成功,就想着如何复制成功。而人是一个感性动物,人类面对失败得到感触会比面对成功得到的感触大的多,承受力也相差甚远。我们在“别人跟我差不多,所以自己也可以”的思维定势里,过滤了每个人生活目标、环境因素和自我投资上的差异性,看不清真正让那些人成功的是自身不断跳脱舒适区的自我成长能力、准确定义目标并采取行动的能力、为自我选择负责并能够承担失败的客观事实。
在《刻意练习》里,艾力克森给我们重新定义了“天才”:所谓天才,是因为家庭中的氛围环境和家族变化,这使得孩子更有可能对某件事产生兴趣,从而产生动机,进而刻意练习。
所以,不要局限在环境因素的思维盲区里,同时,也不要给自己设定疆界,未来一切都可以,没有天赋差异,只有不断让自己朝“人才”的标准靠近。
我们面前这两条路:一条是平坦的水泥路,一眼望到尽头,但终点依旧模糊在路径延伸的焦点里;一条是上坡的柏油路,登上坡顶就能看见太阳。思维定势下的我们不论站在哪里都想去另一条路上走一走,让自己的人生和那些成功者一样美好。可能我们在水泥路上抱怨走路的脚感不好,笔直的路线枯燥乏味。可能我们在柏油路上,抱怨上坡的起步太慢,大腿肌肉持续酸胀。这时候无论我们在哪条路上,都想要换一条路走。因为我们此时此刻正在“换个环境我能更好”的思维定势里。
而那些跳出思维定势、知道自我成长的人呢?也许他们看起来没有成功,或者说“现在”“在其他人看起来”不成功,但无论他们在哪条路上,都能谨慎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之负责。他们在路两边的泥坑里种花植树、搭建休憩点,并且一路向前,不后悔不惋惜。
沉浸在思维定势的盲区里,我们看不清事实,也做不出判断。就好像无论走在哪条路上的我们,累了只能踩在路边的泥坑里,愤恨另一条路上绿化环境的宽阔美好与现实的残酷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