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养育之这样激励,孩子才会主动
在关于促进人的积极性方面,心理学上有很多实验。
最早在1898年,社会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在观看自行车比赛后发现,运动员在与其他选手比赛时的速度比在单独骑车时提高了30%。之后,他设计了一个鱼线筒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孩子在他人在场的情况下,效率更高,特里普利特将这种效应称为“共做效应”。受特里普利特的启发,戈登•哈尔波特在哈佛大学实验室做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促进的实验,实验发现,即使没有竞争关系,只要有他人在场,人的工作效率也会提升,这种现象最终被命名为“社会促进效应”。
另一些研究则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法国工程师林格尔曼在1913年做了一个拔河比赛的实验,发现群体人数越多,个人出力越少的现象,这一效应后来在其他人的实验中也得到证实,此现象被称为“社会惰化效应”,也被称为“林格尔曼效应”。社会惰化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典型的就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由于对同一相似现象的研究出现了不一致的结果,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也没有出现令人信服的结论,直到1965年,罗伯特•扎荣茨写了一篇开创性的文章,社会促进再次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扎荣茨教授的实验显示,当一项任务很简单时,优势反应就会被更多的表现出来;如果任务很复杂或者没有被很好的学习,优势反应就会使个体表现不佳。这种现象被扎荣茨描述为“他人在场促进了表演,损害了学习”。“人来疯”就是很典型的这一现象的生活化呈现。
1972年尼古拉斯•科特雷尔发现,他人在场这一单一条件不足以提升驱力水平,当个体在意他人如何评价时,才会促使驱力水平上升,引发社会促进效应或导致任务绩效受损,即“评价恐惧理论”。这一理论在新研究下发现,甚至电脑上的虚拟人陪伴也有真实人类在场一样的社会促进效应。
那如何利用社会促进效应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呢?需要因时因地制宜。
首先要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特别关注会对孩子感到乐观或悲观的因素,有三点:
(1)每天从父母(尤其是母亲)身上学到的对各种事件的因果分析。如果家长是乐观的孩子,也会是乐观的。
(2)孩子听到的批评方式。要留意避免永久性的,普遍性的,关于内在的批评。
(3)孩子早期生活经验中的生离死别和巨大变故。这些事件哪怕是善意的隐瞒,也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痛苦,无法阻止不幸事件的发生,我们可以试着跟孩子一起学会面对它们。
其次,根据任务的复杂性与个体的熟练程度,改变环境背景。既然有他人在场,可能会出现社会促进效应,也可能会出现社会惰化效应,因此,家长要在孩子不同的学习阶段,积极创造机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在面临重要场合感到焦虑不安时,引导他们多关注任务本身,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育心成长•今日读书
社会促进效应或社会惰化效应,都是多人在场时的真实反应。有些家长和我反馈,说孩子厌学,不愿去学校,这也可能是出现了社会惰化效应。解决孩子返校的问题,绝不是简单地押着或是劝说孩子回去,而是需要和孩子多交流,弄清厌学的原因,徐徐图之。是学习遇到困难了,还是受到其他欺负了,或是处于某种情感纠结中……不同的原因,根据“评价恐惧理论”,孩子是有在意的事或人,这本身就是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