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完成文章的那一刻,还在犹豫直接把片名作为文章的题目合不合适,但到底还是没能做一个修改。我最终还是认为,当一种感动让自己束手无策的时候,或许一部作品的名称就已经能囊括了一切,那又何必要试图去名状内心的感悟呢——艺术拒绝阐释,正如此文要涉及到的这部影片《放牛班春天》。
其实一度不太愿意去看别人推荐的电影,尽管这部电影亲爱的小孩极力向我推荐。因为,我在接受推荐的同时,也接受了推荐者给影片打上的标签,哪怕是最简单的“感动”两个字也已经先入为主的在我的脑海里占据了一定的位置。
因此,在自我意识一度被超前的判断率先占据时候,我不得不下意识的利用“感动”这么尺去衡量着映入我眼帘的一切:
看着白发苍苍的已经成为著名指挥家的皮耶尔和儿时的伙伴皮比诺打开恩师马修的日记本进而引发童年的回忆;看着当年的老师马修来到被称之为“池塘之底”问题少年学校;看着老师的宽容和善解人意逐渐的打动着那批调皮捣蛋的孩子;看着那个七拼八凑组成的少年合唱团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一切的发展都是那么和谐、自然,丝毫没有让人觉得唐突。哪怕是最后老师马修被心狠的校长撤了职,我们也能从那遍地的写满学生祝福的纸飞机和马修最终带走皮比诺的情景设置中得以宽慰。
慈祥的马修老师如同去传播自由的火种般离开了“池塘之底”,继续的在他方从事着教育事业,而他所到之处带给学生们的震撼却是影响终身的。这样的剧情难怪观众不被打动,谁没有过让自己刻骨铭记的恩师呢?
师生,音乐,宽容,理解……众多共同因素交织在一起,也不奇怪为什么会让经历多少有些相似的观众产生共鸣。在我看来,一部影片能否真正的打动人,靠的不是别出心裁的剧情设置,所谓科幻、魔幻、惊悚、恐怖、情色一类的电影题材,即使成功,也不过是借助了现代电影先进的技术手段、感官上的刺激和人类心灵阴暗面的发掘来谋求一种欲望的满足。
当然,我们不否认情感伦理片某种意义上也是导演追求人类欲望满足的一种体现,但我向来崇尚一种积极的循序渐进式的情感抒发。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哪怕是在作品中出现了矛盾冲突,也总能然看到希望。即使是泪流满面,洋溢的也是甜蜜而非苦涩。
同样是描述师生,可以有多种剧情设置,包括无厘头式的《逃学威龙》、承载着辛酸的《看上去很美》(姑且把幼儿园的孩子看成学生吧)、中国式的《烛光里的微笑》等,但判断来判断去也只能发现都是在传统伦理价值的颠覆与反颠覆着两个极端徘徊。难得有一部《放牛班的春天》,让我们体会到了法国人处理电影的方式——即便是片中那个自私的校长,也没有忘记让其站在自己的宝座上放了一回纸飞机——恶人也是有向善的可能的。
就这样,观众们在一次轻松的电影观摩中,体会到了人类向善的真谛,感悟到了真挚的感情,同时获得身心上的愉悦,带来内心深处的感动,甚至或多或少的勾起了儿时的回忆,这不得不说是影片的胜利,导演的胜利,演员的胜利。相比其这部低成本的当年却具备了夺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实力的影片,国内那些所谓的豪华般影视剧作是否相形见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