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
2、原因论和目的论的区别:历史决定现在而历史又无法改变的思维模式,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假如人是可以改变的存在,那么原因论就不攻自破,目的论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3.1、你在某个时候选择了“不幸”的解释,这既不是因为你在不幸的环境里,而是因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
人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中都可以改变自己,之所以无法改变自己,是因为不改变对你的主观世界更有利,你定下了”不改变“的目标。
原因论:因为有这样一个上司,所以无法好好工作。实际是“因为不想工作(不愿意接受能力匮乏的自己),所以才制造出一个这样的(讨厌)上司。
3、改变的第一步是(自己)理解。
每个人都是自己主观的存在,决定了每个人的状况都不一样,答案只能自己找出来。从别人那里得的答案只是对症疗法,没什么价值。所以苏格拉底选择和年轻人辩论,而不是留下著作。
4、勇气:
梦也会会破灭(达不到目标),但你还是应该鼓起勇气去做。
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会成为”个人“,就连孤独感也是需要有他人的存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索到人际关系上:100元的纸币没有人和你交换它就是废纸。
5、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因为每个人都处在追求希望达到更进一步状态的理想中。但不要把自己的这种自卑当做不去行动的借口。人生不是和他人的比赛,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6、如果在人际关系中主要是竞争,那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
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
无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此时其实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无所谓(一分对错,就引入了竞争,就有输赢与烦恼)。
无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不可以选择逃避,必须勇敢去面对。
7、和爱相关的话题:
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它的准绳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更接近真正的爱。
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8、课题分离:
对眼前出现的任何课题(如学习),首先考虑这是谁的课题。判断方法是”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有谁来承担?”
孩子的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但也不是放任,而是一种积极响应对方的“守护”状态?
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和谐很多。
避免陷入回报思想的囚笼: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
9、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人都是由本能的欲望和冲动的(比如吃、性),如果遵从这种倾向性,生活就像自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这并不是自由(享乐主义),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向上推的态度。
人是社会的动物,要行使自由(从一切烦恼的人际关系中解脱)就需要付出代价:被别人讨厌。
10、共同体感觉-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
三要素:自我接纳,信赖他者,贡献他者。
共同体感觉以“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系。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一个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11、
批判或者表扬都是一种纵向(竞争)关系状态,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鼓励”。
有时候表扬得越多,就越让自己感觉”自己没能力“。
人只有在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请不要用“行为”标准(做了什么)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谈恋爱也是如此,人家和你在一起就应该很感激了)。对于自己,不要用行为标准去考虑,而要首先用存在标准去接纳。
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一点点地扣分,就是用行为去评价的想法。而应该从零点出发去给自己、孩子加分。比如孩子饭后主动过来说要刷碗,你不应该以其没刷过而拒绝他(行为评价的思维),而应该接纳与鼓励他的主动参与。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进而会卖出新的一步。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家务、育儿、交友与兴趣都应该给予适当的关系,阿德勒不认可任何一方面突出的生活方式。
12、幸福即贡献感:
通过认可欲求获得的贡献感没有自由。但人类是在选择自由的同时追求幸福。
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13、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
跨出家门的那一瞬间,“旅行”已经开始,朝着目的地出发途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旅行。及时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够到达目的地,那也并非没有旅行。这就是现实性的人生。
在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都活在“此时此刻”,而不是活在“目标”的人生(才更有意义),成为梦想小提琴手之前,每次练习都是眼前的乐曲,并将注意力集中在乐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