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感觉到自己状态不佳的时候便会想看书。仿佛只有书,能够让我变得平和。这两天在微信读书上看林清玄的《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而且大多是在凌晨时分看,于我,大概也算是一种慰藉吧。
情绪像暴风雨来临前暗下来的天,而眼下已是风雨交加前最后的平静,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能等到天晴,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地方躲雨……童年创伤这个事情,亲身经历告诉我真的存在,而这大概也是我此刻纠结的源头。无奈,找到了源头,找不到出口……看着怀里熟睡的孩子,我明白,我不能让她们成为另一个我。我得尽可能的照顾好自己,让她们在尽可能长的人生阶段想到妈妈心里是暖的,哪怕做不了坚强的后盾,起码也得是温暖的港湾。如此,所有的坚持与努力也便有了方向。
读到一句话: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认同这句话的程度就跟初见这句话的喜欢程度一样。生而为人,容易不甘,所以我总以为经得起繁华的人,才有足够的容量去接纳生活的素与简。这大概便是旅行跟阅读的意义。经历过眼在天堂身在地狱的感受,才会更容易留意上下班路上的变换的风景;挤过每天两小时密不透风的地铁,才会懂得可以回家睡午觉是多么惬意的事情……这不难理解,生活有时候需要一点比较。
很长一段时间,喜欢一本书的原因都是:可以让人安静。经常拿来告诉自己安慰他人的一句话是:心态对了,生活也就对了。絮絮叨叨到这里,我也不清楚,心态算不算已经对了。但是已经醒过一次的孩子加上打架的眼皮告诉我:该睡觉了……明天,依旧是忙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