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天(2022-12-16)龙场顿悟
阳明离开家乡之后,经过上饶,抵达萍乡,祭拜濂溪祠堂,然后路过醴陵崎岖不平山路,抵达长沙,过湘江,参观对岸的岳麓书院,感怀当年朱熹与张拭在此论学。再由湘江乘船,到沅江,由沅江一路而上,进入贵州境内,上岸后再爬山涉水来到万山丛中的龙场。
坐落在贵州万山沟壑的龙场,这里的人依旧过着孟子时代的最原始的生活,这里远离中原发达的文明,瘟疫瘴气弥漫,中原过来的人大部分都是被贬或者逃难,许多人由于水土不服,染上疾病后客死他乡。
阳明到了之后,没有地方居住,只好与随从一起搭建茅草屋,一到下雨就会漏雨,冬天又冷。随从们一个个病倒,阳明载歌载舞,激发他们的生活积极性,安抚他们忧郁的情绪。好在他们找到一个天然的溶洞,非常宽敞,冬暖夏凉,是可以打打坐,早晨起来,还可以听到叮咚的溪水声。
“王阳明有时会到小溪中戏水,溪水清澈见底,可以洗涤冠缨。当他看到澄清的溪水映出的白发,愕然不已,于是写下《溪水》一诗,其中有如下几句:“年华若流水,一去无回停。悠悠百年内,吾道终何成!”王阳明慨叹自己虚耗时光,结果仍一事无成。”
当地土人原本要谋害他,但是听说他是中原过来的圣贤,于是土人经常过来,有的送吃的东西,有的听阳明讲故事,彼此之间,非常融洽。
由于找到了一个非常棒的天然溶洞,阳明感觉就像家乡的“阳明小洞天”,阳明在这里研究《周易》,在洞中长期静坐冥想,终于可以远离中原地区远离官场的争斗,反过来在这里可以更加安心静默地研究学问,其实,人生学问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悟透生死,如果生死大关还不能够彻底悟透,许多智慧就无法呈现,许多东西就无法放下,许多道理就无法理解,许多格局就无法打开。专注生是为了克服死,“对后世儒者来说,生死观是修行中的一件大事,如果不能打通生死关的话,哪怕是闯过了其他所有关卡,也不能成就圣贤之道。”
“在王阳明看来,儒者做学问的目的,就是要穷尽天下万物之理、探寻天下万物之本源,并将其应用于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如果不能超脱生死之念,就不可能实现儒者的理想。”
某一天夜晚,阳明突然感觉自己开窍:“王阳明觉悟到:原来圣人之道蕴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一直以来所沿用的向心外求理的方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这就是后来所谓的“龙场顿悟”。”“王阳明日夜思考,才最终超脱生死之念,顿悟”“到“心即理”,完成了他思想上的巨大转变。”
“龙场居南夷万山中,书卷不可携,日坐石穴,默记旧所读书而录之。”
“王阳明五十四岁时写了一篇《稽山书院尊经阁记》,其中指出:“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王阳明认为,人的心中已经具备“六经”之道,如果不通过体认自己的本心,而是通过向心外之物探求“六经”之道,就会陷入支离破碎,这和笨狗误认土块是食物而拼命追逐没什么两样。”
阳明龙场顿悟的本质就在于如何从内心体认到事物发展的基本道理(规律与本质),而不是外在被动的追逐,就像成语“心想事成”,其实就道出心学的本质,人类完成现实世界的改造,完成一件具体的事情,必定经历两次创造:
第一次创造:就是内心创造(完成心想的过程)
内心创造本质上就是大脑开动思考机器,触发心灵积极的要去思考,要去想象,要去体认,要去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由?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初心?动机?目的?然后再去进一步思考想象如何把这件事做好,不断地在大脑中反复演绎演练这件事,从而在内心世界里创造出事情完成的蓝图,这个过程就是战略思考,这个思考模式就是”心想”的酝酿过程;
第二次创造:就是外在完成(把事情做成的过程)
我们耗费大量心力,提前把要做的事情的目的-结构框架-实施步骤-成本预算-困难挑战-应急预案-时间进度-人员分工等因素,一一反复演绎推敲清楚,从而选择一套最佳的方案进行具体实施,按步就班的完成即可。
心想决定事成,心想其实要耗掉80%的能量,事成是水到渠成,只需要耗费20%的能量即可,阳明已经指出成事的本质规律就是要把精力集中在第一次创造上:心上炼!即心想的过程上,心即理,就是在内心层面把道理弄明白才是至理,这样事成就会很容易,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问题是大部分人,不愿意把精力耗着“心想”层面,因为动脑筋很耗能量,很辛苦,许多人宁愿不思考不去想明白,就盲目的去做,去事上磨,这种磨就磨洋工,效率低,结果代价更大,要么彻底把事情搞砸做不成,要么回过头,只好老老实实地从“心想”开始,把事情的道理搞明白再去做事。就像组装家具一样,明明有说明书,我们嫌麻烦,或者觉得看组装图太辛苦,弃之不用,立即按照自己主观去组装家具,结果搞得一塌糊涂,现实打脸之后,回过头老老实实看组装图,按步就班的组成,实现“心想事成”。
以上就是我对阳明心学的现实理解。
《王阳明大传》余超林解读之16:龙场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