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一句话描述你的家乡,你会怎么回答?
第一次面对这个问题,回答的是什么内容?
我的故乡是这样的
每次看到有关山西的新闻,总忍不住点进去看看,如果碰到洪洞县的新闻,那是一个都不会错过。虽然也知道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有什么新鲜内容,但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好奇心,或者是想满足自己的怀旧。
我家是山西一个十八线城市——洪洞县。
来上海后,跟别人介绍,刚开始我都会说我来自临汾,总觉得这个地级市也许会有更多人了解吧,但无论怎么说大家都只把汾酒和临汾联系在一起,又得费半天口舌解释这俩不是一回事,汾酒来自汾阳,不是临汾。
后来我跟人说我来自洪洞,这个说法反而轻松,原来洪洞县知名度比临汾市还要高。
没听过?不要紧,《苏三起解》听过吧?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口我心内惨,过往地君子你听我言……”
如果对方有兴趣,便再介绍一个洪洞大槐树的移民事件,没准大家都来自一个地方呢。
近几年,“洪洞大槐树祭祖”成了一项知名的仪式,很多人都在清明节假期前往祭祖,也难免碰到有朋友前往,于是我会告诉他们,除了大槐树祭祖和苏三监狱之外,洪洞县及附近还有一些值得去的景点,比如佛教圣地广胜寺,这里曾经发现有几百年历史的近代大藏经——《赵城金藏》,现已成为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之一;又比如霍州署,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唯一一座较完整的古代州级署衙;又或者不远的壶口瀑布……这些都是比较好的去处。
这是我所熟知的故乡,即便已经在外地生活多年,依旧对这里的很多事情了如指掌,可以跟很多人介绍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比如吃的、喝的、玩的等等,但在面对女儿的时候我却有些不知从何说起的感觉。
故乡是我的,但却不是孩子的
费孝通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说,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死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我们家是农村,我儿时记忆全部是各种土地、山涧峡谷,小时候的圈子基本都限制在自己的村子里,很少有活动是需要进城的。
小学期间,除了上学,周末大多数时间是在地里干农活,施肥、除草、种菜摘菜,在麦田穿梭,在西瓜地里搭个小房子,住在里面防贼,这些几乎是每个同学都有的经历,只有个别时候,是不需要下地劳作的。
所以小时候长辈经常告诫我们:好好学习,不然以后就得一直过这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然而,等到我们自己的孩子出生,我们早已生活在城市里,孩子放学回家不需要跟徒弟打交道,不需要整理菜苗,不需要剥玉米。她每天放学回家要不就是看电视,要不就是公园溜滑梯,或者附近商场逛逛。
前段时间,女儿放暑假,我们曾想过让她回老家住几天,她很喜欢跟舅舅家的姐姐一起玩。但每次提起,都被她拒绝了,她不愿离开我们,去哪个都是陌生人的地方。
有一次跟她开玩笑,如果不乖,就回老家住几天。听完明显感觉她有些害怕,我心里却更多的是苦涩和难过。
我的家乡是我的,家乡的记忆独属于我,我却无法告诉给她。我也无法带她体会这种农村真实的生活,因为我们家也早已不再靠种地为生,回家也多被视为贵客一样对待,一年到头好不容易回家几天,很少有事情让我们做,更别提孩子。
说到山西,她的印象估计只知道那是我们常说的老家,但可能也仅仅停留在这个印象当中了。
我这样向孩子介绍家乡
籍贯和户籍所在地的区别,在我上中学时一直很困惑,这俩明明就是一样的,为啥非要分开。直到上大学开始,我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差别,从那时候起我成了漂泊者。
尽管我很清楚,作为一个漂泊者,跟女儿介绍故乡,她很大程度上是无法真正理解的,但我还是要尽可能地让她知道那是个什么地方。所以,我们计划做这些事情来让他了解:
讲我们曾经的故事
我尝试这她讲一些我小时候经历的事情,比如一起玩的游戏,跟他一起玩,讲述夏天有什么跟上海不一样的地方,我常做的活动有哪些,冬天有什么不一样的事情。尽管她会不断问出千奇百怪的问题,但我也明白,这些画面大多只能依靠想象,有问题也就很正常了。
讲述故乡的名人故事
我们曾跟她提及过故乡的一些历史名人,虽然她还小,很多无法理解,但相信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地她会有更多认识,对故乡有些亲近感。
带她去游玩
或许多年后,我们也会成为故乡的外来者,像其他人一样前往大槐树那个地方祭祖,寄托自己的乡愁,但这也是一个让孩子了解故乡的不错的方法。
如今,跟我们一样,前往外地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对于故乡的情感依旧浓厚,但对孩子却不知该如何讲述,这种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的心情,或许只能随着时间流逝慢慢淡忘,但我们总归需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故土,了解自己的“根”在何方。
你用什么好的方法向孩子介绍家乡?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