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潜神秘水域
传承古老的采珠绝技
日薪八千拿命换
记录我当珍珠潜水员的日子
作者:二郎神犬马
我叫杨宣,出生于广西合浦。老家的特产是珍珠,即合浦珍珠,也叫做“南珠”,因为粒大饱满、圆润度光泽度较好,所以又被称为“走盘珠”。同时,出产自日本的珍珠被称为“东珠”,欧洲西洋的为“西珠”,历史上曾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的说法。
在古时候,珍珠是禁民私采的,只可官办,但合浦沿海农田稀少贫瘠,粮食不易种,所以百姓只有一条路,就是替官府下海潜水采珠,那时候叫“耕海采珠、以珠易米”。当然也有冒着杀头的危险,偷潜私采的,就跟古代走私食盐的盐枭差不多。
替官府采珠的,叫做珠民、珠户、珠儿,这些人是要定量交珠的,都有“派珠”任务,交完贡赋后剩下的珍珠,才可拿去换米;而另外一些外地暗中过来的,或者附近地区的非珠户,却偷潜入水采珠的,叫做“游蜂”。至于为什么要叫“游蜂”这么个怪名儿,我爷爷曾解释说:“蜜蜂寻花采蜜,恰如这类采珠人,本不居此地,却因寻水采珠而来,同时采珠又是潜水游泳,所以便叫游蜂。”至于最初到底是不是这么个由来,我也保不准,恐怕也没人能说清,反正行内一直都是这么叫的。
“珠民”与“游蜂”这两类以潜水采珍珠为业的人,合称“采珠人”。时至今时今日,虽然这两号人还存在,但其意义已经发生了改变,现在管自己养殖珍珠的叫珠民,替人下海捞珍珠的叫做“珍珠潜水员”。我有一个朋友,他家也是世代珠户,早些年去澳洲替人采珠,报酬平均下来折合人民币八千块每天。
你们觉得很高?我得承认,钱确实高,但风险实在是太大了。具体怎么个险法?我这里先不细说,单引用古人的一段话——“合浦珠,池蚌蛤,惟蜑能没水探取,旁人以绳系其腰,绳动摇则引而上,先蜑毳衲极热,出水,急覆之,不然寒僳而死,或遇大鱼蛟龟海怪,为鬃鬣所触,往往溃腹折肢,人见血一缕浮水面,知蜑死矣。”
记得以前还有人将“珍珠潜水员”评为全球收入最高职业的第一名,但他又哪里知道这里面的真正凶险之处。
而“游蜂”,本来在珍珠养殖较为普遍的今天,应该已经消失了,但古老的行业确实极具生命力,就好比珠民并未消失只是转变了含义一般,游蜂也是如此,这得从珍珠的品类说起。
合浦珠是海里的,属“海水珠”,那么除此以外,自然还有江河湖泊等中的“淡水珠”,这是其一;其二,现如今因为人工养殖珍珠很普遍,普通珍珠已经不那么值钱了,要想赚大的,特别是对“采珠人”而非“养殖户”而言,就得注重单颗质量,即追求“异珠”,这样才能做到“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所以,今天的“游蜂”,便是指在各地各种水域(既闯海水、也入淡水),潜水寻觅“异珠”的采珠人。所谓“异珠”大体有四种:
一、个头超大、形状奇特。虽然珠宝意义上以正圆形为优;但天然形成的珍珠,因为无核,所以形状很难规则,越大越容易异形,比如著名的“亚洲之珠”就是梨形,“老子之珠”则像老人头。
二、颜色怪异,非常见色。
三、稀有种类。比如孔克珠、美乐珠、赤旋螺珠、丛云宝螺珠等,这些珍珠在珠宝市场上的价格都是以“克拉”为单位计算的,也就是跟钻石的计量单位一样。
四、功能诡异,比如夜明珠。(有些朋友可能曾经在网上看过些许资料,便说夜明珠不是珍珠,而是石头,这个问题我后面会详细讲到,此处暂略。我只强调,中国传统上所指的夜明珠一定是珍珠)
这只是大体归纳的四类,其余还有很多种。经过千百年的总结,有经验的采珠人能“据水断珠”——即不同的异珠到不同水域寻找;遇到不同的水体,可大体判断里面会出哪种异珠,又叫“相水”。
并且与“游蜂”相对应,在珠宝行当内,也有专门收购异珠、做异珠生意的,称为“水百穿”。名字不好听,却也是个有年头的行当,寻的都是单个大客户,是以这个群体不太为外人知晓,有时也依赖一些专门的掮客。多插一句,珠宝行业水极深,其中的单门单类纷繁复杂,即便行内人不知不懂某个分类也属正常,别的行当是隔行如隔山,珠宝行当是隔类如隔山。比如当年慈禧太后随葬的夜明珠,据传是到了宋美龄手里,缀在了绣花鞋上,可是谁能肯定?故而隐秘性是珠宝行当的特性,除了当事人和掮客,这里头不为人知的事儿太多了。所以,珠宝行业的正确叫法其实是“宝玉石行业”,珠、宝、玉、石、贵金属……,无所不含。
我家祖上都是采珠人,今天我做的也是游蜂这行,开一帖跟大家说说这些年,我在各地寻水觅珠时,遇到的种种怪事和诡异经历,相信能让大家晓得这行里的凶险。
而“采珠勿惊龙”是我们村“珠祠”厅堂外挂的一副对联牌匾的上半句,同时也是老一辈采珠人总强调的,大体意思就是但凡“异珠”出处总有“龙”一类的守护宝珠,与善斗凶猛的蟋蟀总与蝎子、毒蛇等同处一穴类似。这个观念在村里老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因此衍生出不少觅采异珠时的规矩禁忌,直到后来遇到一个“水百穿”,我才知道,原来这句“采珠勿惊龙”是诗仙“李白”写的,所以就用来作为标题吧,博个好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