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去年,在某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你见过沙漠,就会对所有离别都淡然。
就是这样空离的一句话,我读出了历经沧桑后的出世感。自此之后的几天里,都心心系念着那种看透世事的卓然。
终于,几天之后的我独自西上,带着孤绝的勇敢踏进了这片空寂广袤的沙尘之地。本以为掠过这一路的鲜衣怒马、跨过这一程的芫芫笙歌之后,我便可以寻得词曲中的 “遁入空门”,从而对欲求有所领悟,归后好在这浮世中求得一隅安生。
至少在我踏入沙漠的那一刻,心还是这么期盼着的。看到眼前大片苍茫的昏黄,我用心体会着。
一步步深入中,我试图寻找那份离别中的淡然,那种似是苍凉的告别。可是我用尽力气,能感知到的除了广袤、壮阔之外,依然是广袤壮阔。那种生命在大自然面前的无力感,我竟无法做出切身的感知。
那天晚上回到住的地方,迟迟不能睡去。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无法对“离别中的淡然”做出接近的感同身受。
墙上的老式表盘滴答滴答分秒转着,思想在这黑夜中似是失去了颜色,那一夜思考未果。
在这西夏之地逗留了几天之后,也该返程了。然而,就在踏上返程列车的那一瞬间,我找到了醍醐灌顶的感觉。
旅人走出再远,他自知终要回乡,心自有处可以寄托;就像我深入大漠,处境再荒凉,心总不至于绝望,因为总归会回到安全的地方。
不同的心境下,产生的感知自然是不同的。我为着一句诗一样的情怀来到这荒漠大地,这种情怀不同于亲历者在大漠中直面死亡的孤立无援状态,我是从本质上来讲,仅仅是一种体验。我的这种体验,形式上等同于买了保险的参观、游览。我可以肆意妄为地朝大漠深处走,因为内心揣着一份明白:我身后有救援队的存在。我期待的那种险境,是带有希望的刺激和新鲜,全然不可与生死绝望中升华出的,对生命的体悟相提并论。而“对所有离别都淡然”的这种情感,怕是真的曾于大漠深处孤立无缘的人,才会有的心灵体悟吧。
“体验”、“亲历”两词之间的情感距离到底是有多远。那种距离,映射在心灵上,就似是隔着高山,跨越重洋,是两重天地。
02.
还记得曾在我高中学龄时遇着的一个人。
那个年纪我们十七八岁,而同为学生身份的他,二十年岁有余。他在我当时就读的小县城,就是个传说一样的存在。
关于他的经历(我们这里暂且称他为D吧),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D是一个有故事的男同学。
D家境不好,他是父母老来得子,少年时曾遭遇家庭变故,后来和父母艰难度日。据说在高中以前,D是一个品学兼优的阳光男孩,大概是经历了家中的变故之后,他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不如从前了。终于第一次高考,落榜。
高考后的那个暑假,他就跟着同村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出发了。在工地上打工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年。这期间,他的内心状态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我们无从得知。只是有天,他突然出现在我们教室的外面,说要找我们班主任。当时的他,一脸的沧桑、老成,我们还都以为他是班里哪位同学的家长。
就在那个下午,班主任找同学帮忙,在班上的最后一排,加了一张桌椅,还为他借了一套教师用书当作学生教材用。临走了,班主任走上讲台,简单地说了句:我们班来了一名旁听生,他如果有什么不适应的,我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帮助这位新成员。语气里听不出太多照顾,更听不出更多的寄望。
就这样,班里最后一排的角落里,多了一位安静听课、写作业、独自一人行走、吃饭的大同学。
整个高三的无数次大小模拟考中,他的成绩大体呈上升状态,还曾一度进过班级前三。他的刻苦、努力,我们也都有目共睹。这一年中无数个早自习,无论那位同学多早来到教室,总能看到坐在角落里的他,早已深埋在额前大沓的书本中;无数个晚自习,教室最后关灯离开的那一个也一定是他;课堂上,为了对抗困意,他往往一站就是几十分钟,弯腰认真记着笔记。
大概是因为他的刻苦,对我们整个班级都有着一个激励的作用吧。那一年高考分数出来之后,班上的同学都考的出乎意外地好,一本上线人数竟和实验班旗鼓相当。
后来的谢师宴上,D同学也去了。班主任看到D同学,终于忍不住开始念叨起了往事。D,是常老师三年前带的一个毕业班的学生,那时的他学习不用功却也不捣乱,他当年高考落榜,说实话也在常老师的预料之中。
事隔三年,D又找到常老师,请求说想要在他的班级旁听,要参加当年的成人自考。常老师起初并未起应他之意。在看出常老师的犹疑之后,D告诉常老师说着三年外出打工的生活,让他对人生有了新的体悟,他不想一辈子就这么打工下去,想要改变,除了参加成人高考,他没有更好的选择。然后,还给常老师看了他近一年来边打工边复习,为复读参加成考做出的准备。
在确认了D的决心之后,常老师便向学校提出了申请。后来,我们就看到了出现在班级里,和我们朝夕相处一年的D同学。
很久之后,从班级QQ群里得知,D同学被省师范大学录取。几年后毕业,回到了我们的母校,任教于我们当初的那个小县城。或许在很多人看来,D并没有获得多大的成功。但若不是旁听参加成考,怕是他现在还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吧。他最终得以扭转自己的命运,逃离了工地上出卖苦力的工种,从事了可以更好地回报社会的教育事业,于他来讲,已是万幸。
我们那个年代,高考落榜辍学的人不在少数。唯独他,从众多落榜人群中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后来在我们那个小县城,间或还会听到有人提起D的经历。其中,总听到有谁家的孩子不用功学习,家长便说送去工地上体验一下,回来就知道坐在教室里学习有多幸福了。于是,这么多年来,身边被送去工地也好、餐馆也好、洗车行等等地方去体验劳作辛苦的中学生为数不少,可这些被送去体验苦难的孩子中,考得重点大学的竟没得一个。
这类体验式的苦难激励,并不成功。
对那些被送去体验生活的中学生来说,他们从一开始就明白:这段苦日子只是一段体验。生长在小康家庭的他们深知,这段经历也不过是大人们劝导他们努力学习的手段,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多久,更不会成为他们的命运。即便命运如此,他们也一样心怀退路地想:没关系,我父母肯定不忍心我吃苦受累一辈子,他们肯定会想其他办法替我寻找出路。于是,这群体验者便枕着他们可怜的父母心,在苦难面前甚是无忧。
而D同学不一样。他是真实地处于苦难的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优渥的家境、关系得力的父母,他深知除了自己努力,别无退路。而后来那些先存有退路,再去体验苦难的中学生,无一人幸免于无功而返的结局。
苦难中经历的情感,是最贴近灵魂的思考。这种情感,仅仅依靠体验是永远得不到的。就像佛道,不完全置身其中,就永远无法参透。
03.
体验式的苦难,它就像食物中的调味剂,甚至还会让人觉得新鲜、有趣。这种体验,至多算是一种看客的心态,体验者从未置身其中,对于亲历者所经历的忧患、绝望,他们无法感同身受,也终心无所得。
亲历的苦难,它有着直抵人心灵,催使人寻求由内而外的蜕变,产生绝处逢生的力量。这是人生的一种升华。
而为了体验而体验的苦难,最多只能充当生命中基本的认知。体验者在其中并不能实现对生活、生命的深度思考。这种体验的形式也无法激起体验者内心对改变的渴望。
向死而生的逆向思维是伟大的。但这种为了体验而出发的逆向苦难体验思维,它不具有任何意义。苦难,本该是自然而然的一种到来。
大漠,我想我还是会再去的。只是再次遇见它时,我会卸下防备,带上所有的勇敢,将自己真正地置于孤立无援、生死边缘之境地。因为只有这样才算亲历,才有机会看到:“如果见过沙漠,就会对所有离别都淡然”的空离隔世之感。
为了能站在生命面前,和我内心隐藏的对这世间的贪恋对峙,我会将自己置于绝境,不留退路。因为有退路,人就永远不可能全力以赴。
苦难是体验不来的,选择亲历困难,是因为内心对乘风破浪的昂扬生命状态的向往。而那些我们亲历过的苦难,终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