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眼睛当成一台照相机,我们的角膜(黑眼珠)以及眼睛里的晶状体就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眼底的视网膜就相当于相机底片。而眼轴就是从角膜顶点到视网膜中轴线的距离长度,相当于镜头的最前面到底片的距离。
当各个“部件”一切配合到位,眼轴长度适中的时候,物体就会完美地落在视网膜上,这时候成像最清晰。
当眼轴太长的时候,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在视网膜上就是模糊的像,导致我们看远的东西不清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近视(轴性近视)。
而当眼轴太短的时候,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我们也是看不清的,这是我们常说的远视。
上面提到的眼轴,它是有一个发育过程的,通常,随着人类身体的发育,眼轴也会一点点地增长。
新生儿时期,眼轴比较短,只有17mm左右,这时候生理性远视大概是+3.0D;这个时期的婴儿视力并不好,发展历程大概是这样子的(所以小孩子为什么总是哭,我倒觉得和看不到有一定的关系):
3岁时,眼轴长到约22mm,大概有+2D的生理性远视;
6岁时,眼轴约22.5mm,大概有+1.5D的生理性远视;
到七、八岁左右才基本发育完全。
近视人群的眼轴长度通常大于23.5~24mm。
----------
1、这里为什么要说眼轴的发展、发育呢?
因为随着眼球发育,眼轴变长,导致视物的焦点不能落在视网膜上,近视就产生了。
2、那为什么眼轴不能由长变短,恢复原样呢?
眼轴就如同孩子个子长高了就不会变矮一样,眼轴变长了之后也没办法变短,所以近视是不能自愈的。
3、街边很多店都在宣传可以治愈近视,这是真的吗?
以目前的技术,没有一种药物或器械被证实能治愈真性近视,所以街边上很多店打包票说能治好近视的,其实治的并不是真性近视,而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只要休息好就能恢复正常视力的,真性近视就不行了。
真性近视大部分属于轴性近视,因为先天或后天因素(如不良用眼习惯),使眼球前后径(即眼轴)变长,眼轴越长度数越高,而眼轴变长就像个子长高无法变矮一样,是无法恢复的。所以,不要被骗了。
(看到这里随手点个赞支持一下啦~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