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觉得很多人读不懂长句子?”详解:(只能看到分句 不知道分句是比喻 尤其是在道德经上 只看到只言片语 以为在讲哲学 其实 老子还是在讲仁义 后面绝圣弃智 是说不要做伪君子 以善为善 无心为善才是真善),感想如下:
子曰:“道,不同、不相与谋。”
你看他早就明白是一回事儿。
至于老子写《道德经》,与其说是《道德经》,倒不如说是《德道经》。
德性者方能悟道。至于所谓“得道”,那也只是“传道”之实质。有缘者得之。
就像那句话说的,阅读是不能脱离读者的,而不能承当这个阅读的读者是没有阅读的,只不过是看一些文字符号而已。
换言之,哪怕面对相同的信息,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他们也将通过不同的注解、分析,继而得出与众不同、更胜一筹的结论。这就是为啥赢家通吃,而输家各有不同。
讲真的,老子没必要再去《道德经》里头膈应孔子,孔子也没有小心眼到去《论语》里骂谁小人。
真正的大家之所以能成为大家,是给普通人开一扇门,至于是视而不见,还是月下敲门或推门,又或压根就是没关门,只是心中的门挡在了前面私以为是关着的。
《论语》是显学,即明明白白展示给你,你依旧还是不懂。而《道德经》只好是隐学,让你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你看得起劲归根结底是好像和已有的体验和知识串通上了,却因为并没有彻底贯通的缘故,只好抓住些细枝末节,私以为它俩是一体的或对立的。这种观点的对立(看似对立,实则似是而非)屡见不鲜,然而却经不起研究更经不起推敲。
因为只有矛盾却没有化解矛盾的方法,继而,“断见”。也就是干脆到这里就结束了,也不再深究,更不去再思考自己的思考。
至于能贯通起来也很简单,大道至简而殊途同归嘛。
所以,孔子需不需要问老子的意见,老子需不需要发表对孔子的看法?但有些地方似乎出奇一致或截然相反,真理的背面就不是真理了吗?
那你可能会问,真理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不是说它是唯一的吗?
言外之意是,什么话没有范围呢?废话。
所以,摘出一点点来说老子如何探讨仁义,这玩意儿只是关乎德性的一部分而已。其它的呢?“强为道,强为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随便举个例子哈。就是常说的,假设它是存在的,它是这样的一个存在,然后在这个存在中又有着这样那样的可能性,而这个可能性放到生活中,放到学习中,放到工作中等又如何如何,末了来一句:当然,我只是举个例子哈,我不是说要求你们得这样,或这样就一定能如何如何。
他总不好说:懂的都懂,不懂那就当我没说(毕竟你也听他说了嘛,还是有一份责任在的嘛)。
如果你了解《道德经》的源头(据说哈,有个老头,这个老头是个有身份的人哈,然后他特意拉着老子说你这么智慧可一定要留下点智慧来啊,继而老子难为情之下只好写下了《道德经》,一开始好像是叫《老子》来着。你可以想想看,对于这样一个有智慧的人,对于一个明显能看出他智慧的人,显然不能瞎糊弄嘛。但有智慧的人都怎样?心里想的是,这有什么可说的呢?就当结个善缘吧。于是,怀着对人对思想的一份承担,继而想一想怎么说好呢……主要是他不写老头可能就拉着不让走了),就像孔子《论语》中有个“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唯独这句标注了“在川上”,这个“川”很多人就理解为山川河流嘛,因为前后一致嘛,就想当然以为是随便的一条川流,实际上人家是回顾过往,他的过往是啥?就是“圣人之道”的一路风雨兼程,风雨无阻,锲而不舍地践行“君子学”,继而才发出那样的感叹。不然就只是传达一种“不舍昼夜”的精神?还是无病呻吟“啊,逝者如斯夫”?那他得多空虚多寂寞啊……这有啥意义,有啥价值?
归根结底,得有完整的把握,才更容易按图索骥,继而抽丝剥茧。读书是从薄读到厚,再由厚读到薄的过程,并最终是要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但凡缺了哪个环节,或陷在哪个环节里,就容易被自己的偏见和执念诱导着走歪路,继而能呼应得上吗?
所以,有了那句“读书不求甚解”嘛。因为本来就不是次数和重复,更不是反复的结果,“学”包括“习”,一个是灵活,一个是灵活运用,如果只是教学,只是练习,那能创造出啥东西来嘛?是故,“不必不如师”。
言外之意是,你有你的阳关道,你也得走属于你的独木桥,最终还是得找到自己的路,得走在自己的路上才能更深刻地体悟到自己的“道”。
所谓“道可道,非恒道”。然后呢?自己也是在进步的呀,时代也是在发展的呀,除了自己固守的“道”之外,又哪有那么多至理名言能够指导你受益永生呢?唯有一颗“得道的心”它永存啊。所以呀,那些道道,虽然这么说,但你要学会灵活地领悟它们。你如此僵固地用自己的知识或经验或教条、形式地去生搬硬套上去,它只会让你固步自封,不得不警惕啊!是故,如何让“得道之心”永存呢?得广而度之,得有教无类嘛。
是故,一切拘泥的,僵固的,教条的,乃至于束缚的,条条框框的,明显都既不是孔子之用心,也更非老子之用心。不然他写《道德经》,里头反反复复“强说道”,那不是重复啰嗦?关键你还反复咀嚼里头的“道道”却对于真正的“道”视而不见,这岂不是与他所要表达的刚好相反了。
人家说我只是举个例子来说明我说的那个东西,因为根本上就“道不清说不明”嘛,只好假借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变化,通过变化给你梳理一些个相关规律,结果你把例子中的典型当成了典范,你这样做岂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丢了西瓜捡了芝麻……没认真听讲嘛。
而且,你要是真的读懂了《道德经》,且足够留心的话,你就知道《道德经》被篡改了多处。因为压根和他所说的开头相悖嘛。
这就像《论语》的开篇被解读成白话文后,简直不忍直视,你甚至会怀疑“圣人”的头脑难道这么傻白甜吗?如此,再去读其它的,也只当是“说教版”的教具了。(要知道,可有个“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传奇故事呢。所以,非书之过啊。)要是你喜欢且接纳那种形式的解读和理解,又或认知,还不如去读《增广贤文》呢?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孔子讲的“仁义”也非实质的“德行”的显化,人家那是“道法合一”的结果;老子的《道德经》,人家也不是跟你讲“道德”的讲义,依旧是“德道合一”的侃侃而谈;包括庄子,人家讲“庖丁解牛”,你但凡明白如何才能做到“庖丁解牛”,你就会明白人家的“无为”压根不是现在被曲解的“无所为无所不为”,重点是借助大势而幻化无形是潜移默化地持久深远的影响。典型的道家学派“鬼谷子”,你且看他不出山,却把江湖朝堂搅得天翻地覆……人家做啥了,传播了个“道”,然后各得其道,大放异彩嘛。
言外之意是,人家首先是人家,你首先是你,继而他们用自己走的路告诉你,路得自己走出来,捎你一段那是缘分,惜缘莫攀缘。
最后,借助一句话回应:“神不遇而解其文,无有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