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腊月了,年货越来越贵,赶上疫情,贵上加贵。狮虎虎说龙口的消费直逼首都,葱姜10元起步,普通鸡蛋涨到6-7块,肉直接破了30,斤,不是公斤。
最近是发现几个生鲜APP上货物有点飙升,尤其对比双十二,感觉促销之后的东西买多买少都是亏。悔不当初的那会,离年还有些远,总觉得年底一定还会有优促,越近东西日期越新鲜。现在是东西不一定新鲜,但价格真的是年价,有钱没钱都要过年,所以,年价的代价跪着也得扛。
从家里买了些肴,黄县肴远近闻名,说来也奇怪,都知道好吃,为啥其他接界的市区就不能学一下配方,数不清的这么些年都是从黄县买了吃。难道,配方出了黄县自动变异?
大LV形容的肴,叫猪头肉,说是在刚哥家吃过好几回。我就问TA长啥样,带猪鼻子猪拱不?说不带,就是一层皮里面好多瘦肉,好么,肘子么,说的不是。
黄县肴就是内脏加头尾巴和脚,肘子没有,据说肘子这道菜都是搁东北那嘎达传过来的,也就是在早,黄县没有单炖肘子。
问题来了,明天收到的肴不是大LV的菜咋办?黄县肴的配方就不待见肘子。
突然有点明白为啥别县不来学配方了。
配不利索,每个县的风土人情差距太细碎,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猪下水你煮的好,我又不老吃,天天吃鸡有啥不服气的。
罢了。差了这么多里,多走走,多尝尝,啥都有了,总不能因为用冰箱,再去现学怎么造一个冰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