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二十年之童年不同样

       这几天,周边的各个小学的校园可是歌舞平,所有的大人们都忙活起来了,也包括孩子的家长们,接送演员排练、购买道具服装。所有人都知道,儿童节到了。这一天早上打开微信朋友圈.一拉溜全是晒“六 一”开展艺术节的,歌舞均美,霸屏了,这些也惹得我这个半百小伙心潮澎湃,不由得回忆起自己那青涩而又快乐的“六 一”儿童节了。

       那时记忆里,学校通常把“六 一”当作开运动会的大好时机,演文艺节目倒记不太清楚有还是没有,但重视程度却不亚于当下。

       提前一个月左右,体育、音乐老师就着手规划运动会入场式的程序:国旗、护旗手、大鼓手、八个小军鼓手、八个小号手、二十四面彩旗方阵。接下来就是花棍、花枝、花环方阵,最后才是运动员方阵、围观乱跑的小孩和追着撵着孩子的大人们.......不对,最后是锣鼓队,也是支持队伍前进的要害组成,其中的鼓手昂首挺胸,两个鼓槌翻花般交替落在鼓皮上,“咚咚咚--咚咚咚”,全场的人员队伍都踩着这个鼓点儿翩翩起舞,整齐前进,好不威风。

       诸位听起来,这“六 一”运动会入场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准备起来却也不简单。单说这花棍、花枝、花环的制作环节也需费几分心思。

        花棍,顾名思义,就是满身花花的一根木棍。棍身要直,木质要干,要去树皮,一米左右长(适合小朋友身高),木棍两端被分别锯开了一个小口、放上两枚咸丰或是道光的古大钱(没有古钱的,可以把酒瓶盖砸平,中间钉一个眼代替),穿钉并钉固定。棍身被我旋转交叉的涂上了红、蓝两色钢毛水,也故名成了“花棍”。行进中舞动花棍、拍打跳跃,古钱碰撞,哗哗声响,却也有几分气势。这个方阵是孩子的天下,生龙活虎、上蹿下跳也很是威风。

       花枝的制作工艺稍显复杂,一般选择长势合适的枝杈(一主多枝),去皮晒干,买五彩纸割成二指宽的纸条,玉米面打浆糊,在每个枚条都粘上了彩纸。其实最难的是花枝上的“花朵”制作工艺。赤橙黄绿青紫的纸折、剪成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对角线四角由外向中心剪开并不剪断,从剪开处用一根筷子向内卷,然后握住两边向中间一聚,那充满褶皱的花朵单片就成功一片。四个角都聚完后一层花朵叶片就完成了,重复多次这个动作,再把各色花朵叶分3-5层粘在一起,一个各色花朵才算制作成功。多个花朵被错落的粘在树枝上,花枝就做好了。而花枝队却不只是女生,而是一半男生一半女生,那些男生估计是挤不进威风凛凛的花棍队伍,退而求其次吧。

       花环队伍真的一色的女孩子,柳条弯成一个封闭圆环,去皮粘彩纸,彩纸条两边剪成细长锯齿.密密的粘在圆环上,只留手握部位,舞动起来确实好看。花钱的道具可能就是几张彩纸吧!可能再多花钱家里也拿不出。

       经过一段时间的统筹、训练、彩排,每个方阵都有模有样了。只是彩排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有时也是插曲不断。一回是承担鼓手的宇飞同学因为上课调皮,被老师杵了两下肩膀就说不干了,胳膊疼抬不起来,打不了鼓了。所有一干人都等着踩宇飞打的鼓点呢!如果他不干了,你还真找不出一个和他打鼓一样好的人来。班主任出面安抚也不干,最后校长好说歹说,说是去批评那个老师才摆平。

       中间捣蛋的人不只是能调皮的人,像我这样的遵规守纪的也一不小心卷入了“罢工”队伍。我自幼乐感较好,是班里的音乐委员。这次因为懂音律、气息足和其他七位同学组成了小号队,还担任队长。大队辅导员把乐曲旋律哼给我们听,我们学着吹出一样的旋律。就像打仗时吹的冲锋号一样。由于基础不一样,很难八个人一下子就统一声调。所以辅导员就把小号分发给我们,让我们在课间、放学后抓紧练习,但绝不能在上课和年休时吹而影响上课和别人休息。你想,这玩意儿在一个小学生手中,完全遵规守矩的练习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偶尔在午休时吹上几下,也是惹得值日老师很不高兴。可巧一天中午,我们的违规行为被校长抓了个正着。校长把我们三个叫去了办公室,长长短短地训了我们好长时间,我并没再敢说什么,下去后同班的小虎却不干了:“咱们练习吹号,校长还训准们,不干了,咱们把号都还回去,让他开场式开不成。”其他几个小伙伴也随声附和,还纷纷看向我,我这个小队长大脑一热,“走,还回去!”我们趁校长不在办公室把这八把小号全放在办公桌上了。

       下午两节课后,校长发现小号队一个人也没来训练,就让同学来喊我们,我们都说不干了。枚长这下可火了,来到总校这边找我爸爸告状。总校和中心小学是一个院,我爸爸在总校工作。校长上气不接下气地找到我爸:“国老师,你快去看看吧,你老儿子把我的小号队解散了!”我爸爸的威严也是出了名的,结果可想而知,我们小号队又涛声依旧了,只是提议的小虎坚持不干被别人替补,入场式时只能羡慕地站在场外看着我们八个人“嘀嘀哒哒”吹着进行曲绕场一周......入场式算是热闹了好一阵儿。

        进入运动会环节也偶有亮点产生。那年我才三年级,报名参加了“百米叼物”项目。那年月“六 一”天气可是热气逼人,我们都穿了小条背心大短裤和凉鞋。平日上学在班里就这样穿着也不犯碍,可由于天热蹚水玩泥,又不喜欢洗脚,光脚黑皴凉鞋在这么多人注视下,小孩子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怎么办呢?早上从家出发前,我就偷了爸爸的一双尼龙袜子穿在脚上。因为太大,头前还余一拃长的袜尖。我也很聪明,把长出来的袜尖挽在脚心,再穿好凉鞋,遮掩得不错嘛。除了看到袜桩高一点儿,倒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样子。为了防止被大人看见,我趁爸爸没上班就老早出门奔了学校。

        轮到我进行比赛了,检录处点卯后站到起跑线前,想了想怕把那双凉鞋跑拔了钉,就脱了凉鞋拉开了起跑架势。一声发令枪响,我和几个运动员一起冲出起点。可惜的是,那长了一半的尼龙袜子又长又打滑,几步就差点绊倒自己,比赛结果可想而知,倒数第一了。回家后爸爸问我:“我在主席台上看你那脚是穿了什么?一甩一甩的?”我这不好意思地说出了实情,全家人除了乐得前仰后合外,倒也没有责怪我。

        在那热闹的日子里,老师也总那么仁慈,不留作业,可劲儿的欢乐。运动会的奖品虽说只有铅笔、带橡皮铅笔、塑料铅笔盒、铁皮铅笔盒,但如果有幸获得,那比得金元宝更要高兴得多。

       一年年长大,我的“六 一”节在小学毕业就戛然而止了。可巧后来自己当了老师,又开始为我的学生们的“六 一”节操心费力,可总也找不到当年的那种简单的快乐。虽然老师也很尽心尽力,总觉得是也达不到当年的那种效果。可能是我们的心境回不到当年了吧!

       时光荏苒,我们都无法回到过去的儿童节,那些天真无邪、充满欢笑的日子已经永远镌刻在我们的记忆中。最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一颗童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不断学习和成长。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请相信,每一个的日子都值得珍惜。

       无论是物质丰富的当下,还是物质匮乏的当年,其实人们过“六 一”儿童节的心情是一样的,快乐是唯一的主题。只是呈现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