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们为武汉喊加油!
2022年3月到4月为上海喊加油!
2022年5月,疫情来到了我们的家乡——江苏-江阴
虽然我们平时住在无锡,但每次节假日都会回江阴老家住几天。5月3号凌晨,江阴发现了一例阳性病例。孩子爸爸感觉事态严重,他要留守抗疫,让我和儿子立马返锡。再怎么迅速,也没有我们大无锡决策者迅速,3号中午就下达文件:江阴各中小学节后停止返校,无锡地区返锡人员从4月27号开始排查,实行7+7的防疫政策。于是,我和儿子就列入了7+7的队伍。
同学都上学了,可是儿子却要居家隔离,不能上学。按下暂停键,对于孩子的学业无非是按下了暂缓键。很多妈妈就开始焦虑,不上学,也就意味着这14天要做好妈妈,还要充当各科老师角色。而我却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亲子共度时光。
5月5日,是其他同学的返校日,儿子一整天几乎没有进入学习的状态。我观察到:我不给他布置任务,他就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干什么?就像一个失去灵魂的躯壳,在家里来回走动。那时,我内心就觉得自己好失败呀!一直学习怎么育儿,怎么陪伴,却陪出了一个没有自己灵魂和思想的孩子。看得出当时的他在我面前来回走动,是在等待我给他下达命令,可我知道我要是给他任务,他肯定会反抗,抵触、烦躁。
虽然我的内心是焦灼的,但想到樊登老师讲书时讲到的:“要让孩子玩手机、玩电脑玩到腻,孩子就不会在对这些电子产品感兴趣了,可悲的是现在的孩子连这样的机会都没有。”收到居家隔离的消息后,我就想着试一试,就让儿子玩,玩到他自己不要玩为止。这一整天,我计划着自己一整天要做的事情,家务、工作一项项的忙碌着,对待儿子在电脑前不停歇的刷2个半小时的小视频,做到不爆发、不指责,不提醒。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准备好他的吃食,不干涉他的一切行为。默默的记录了他一整天的作息时间表,似乎对玩电脑、刷视频,玩到腻,可能性不大。到了晚上临睡前,调整情绪和他一起做了一个复盘。他很精炼给自己做了一个总结:我今天玩电脑的时间有点长了,觉得自己没有控制好自己的行为,太随心所欲。看他的自我总结还是比较诚恳的,我就借此和他一起,计划了第二天也就是6号的学习。他半推半就的自己计划,我提建议,如果他抵触不需要,坚决不强压,做到充分的尊重。
今天是7号下午16:50,这两天他都是按自己的计划来学习。以自己最舒适的状态学习,而我则做到充分的尊重。樊登老师说的:让孩子心无旁骛的学习这是很重要的。让孩子内心充盈,不绞尽脑子和父母明争暗斗,把这份斗智斗勇的心放到学业上,这个学业还会差吗?是的,对孩子做到充分的尊重,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积极向上,有很强的上进心的。而往往这份上进心,就被我们的父母无情的抹杀了。
疫情让我们的城市按下暂停键,孩子的学业按下了暂缓键。但是我收获了亲子的和谐,内心充盈的孩子自控力更强,更容易激发内驱动力。隔离在家,随着自己内心的步伐来学习,没有外在因素的干扰,内心更安静。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基本作业后,还会主动要求阅读课外书、练习题,孩子获得了更大学习动力。
按下暂停键,让我们珍惜当下与孩子共处的每一刻。